当前位置:

长沙连续两天0新增!听定点收治医院女院长揭秘30天艰苦抗疫,致敬!

肺炎疫情已经持续了一月有余,湖南,作为除湖北外感染情况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大家每天看着它的数字在一天天在增加,长沙也成为了情况最危急的城市之一。

而这两天,我们湖南的数据,让很多人鼓舞。

2020年2月15日0-24时,湖南省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增确诊病例3例;2020年2月16日0-24时,湖南省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增确诊病例2例。

还有一个数字特别值得注意——而我们的省会长沙,2月15日-16日,都是0新增!

而从1月16日长沙市第一医院(本部)急诊科确诊湖南省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到2月15日、2月16日连续两天长沙0新增,正好一个月时间。

在这一个月里,作为湖南省和长沙市两级定点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的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经历了什么?

让我们从院长刘激扬的口里,来了解这艰苦战疫的一个月。

1月16日之前:山雨欲来风满楼

“我们很早就在关注湖北武汉新冠肺炎的情况。去年12月30号,我和副院长、感染专家谢元林就讨论了肺炎的事情。1月14日,我们就制订了相关工作预案。”刘激扬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他们对传染病疫情的天然敏感,除了职责所系,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刘激扬和谢元林,都亲身经历过2003年抗击“非典”战役。

“不打无准备之仗。”刘激扬告诉记者,1月14日下午,医院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紧急培训。当天,医院各科室主任、护士长、监控医生、监控护士、医院急救队员及规培住院医师总共250多人参加了培训。

这场培训如同战前的动员,让整个医院的气氛开始慢慢紧张。而彼时的湖北武汉,关于疫情的各种信息也不断在传出。长沙离武汉仅300多公里,每天往返高铁达80多趟。

此时的长沙市第一医院,山雨欲来风满楼。

1月16日下午,湖南省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入院

“第一例病人,是1月16日下午来医院的。”刘激扬告诉记者,当天下午,长沙市第一医院(本部)急诊科来了一名57岁的女性病人罗女士就诊。

“当时我们急诊科接诊后,首诊医师发现她除了发烧、咳嗽之外,白细胞值也很低,影像学检查结果肺部CT为磨玻璃样改变。当时经院内专家会诊,结合患者来自疫源区,怀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刘激扬当即决定,第一时间对患者予以单间留观隔离,“同时,我们启动医护人员二级防护,并把情况上报给CDC(国家、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月17日,患者罗女士从长沙市第一医院(本部)被转移至北院的负压病房进行隔离治疗。

医院的负压病房是非典时期建成的,“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这样病房内被患者污染过的空气就不会泄露出去,而是通过专门的通道及时排放到固定的地方。从而能减少医务人员被大量感染的机会,这种病房最适合抢救类似非典这样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病人。”刘激扬说。

隔离病房里的医护人员。

“我们安排了长沙市第一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周志国担任治疗组组长,并安排了参加过SARS、甲流、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治疗及援非经历的医护人员,组成最精干最有经验的治疗团队,对患者进行全力救治。”刘激扬告诉记者。

周志国医生。

41岁的呼吸内科医生周志国曾参与过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治。自疫情发生以来,已经很多天没有回家。

儿科护士何洁是首批进入隔离病房的护士。4年前,她曾作为中国(湖南)医疗队队员援助塞拉利昂,与埃博拉病毒战斗。

医护人员经常需要在负压隔离病房穿防护服连续工作4-6小时,中途不能上厕所,不能喝水。室内温度较高,隔离服不透气,一班下来几乎全身湿透。进入病房的所有物品,都都通过一个带双层开关的传递窗口传递。沟通主要靠对讲机,为了区分彼此,医护人员把名字写在防护服上。病房24小时不能离人,医护人员的三餐、休息只能在清洁区。

1月21日,1号楼3楼全部腾空,用以收治肺炎患者

1月21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传回消息,经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此前上报的病例,为湖南省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靴子终于落地。

而此时,北院1号楼的3楼全部腾空,用以收治新型肺炎患者。随着病例的增多,3楼的病房已经不够用,1月23日,1号楼的1、2楼也被腾空,整栋楼都被用于收治确诊病例,原有的病人被转移到北院另外一栋楼。

1月25日,北院的非新型肺炎患者全部转移到南院

1月25日,也就是大年初一的下午,刘激扬作出了一个决定,将北院的非新型肺炎患者全部转移到长沙市第一医院另一个院区南院。

“这是个大工程,多亏了120急救中心的大力配合,来了20辆救护车帮忙转运。”事后,刘激扬告诉记者,转运这么多病人还是有一定风险的,“毕竟有很多重病人。”

1月26日,第一例病人康复出院

罗女士的救治,并不容易。她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甲低等合并症,刘激扬介绍,“入院第三天,也就是她发病后第九天的时候,她的病情突然加强,肺部有实质病变,呼吸和心力衰竭,病情危重。”医疗团队马上紧急展开救治,综合施策,精心护理,罗女士转危为安。

通过近一个星期的治疗,罗女士的病情逐渐好转。肺部CT扫描结果显示肺部逐渐好转,体温恢复正常,连续两次(间隔一天)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各项指标达到出院标准,1月26日,作为湖南首例确诊新冠肺炎的患者罗女士康复出院,极大地提振了全省乃至全国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的信心。

每当有患者出院时,这是刘激扬等医护工作者最高兴的时刻。

2月5日,启动3号楼第六个病房

后来的事实证明,刘激扬转移其他病症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此后确诊患者增加速度很快,1月29日-2月5日达到医院收治高峰,每日平均收治15人,最多的2月5日收治了23人。

“两天内,我们转移了125名病人,调整维修两栋病房,准备155个病床;三天内,我们把一栋生活楼改造为传染病房,准备了145张床,购买300个病人的救冶设备设施;四天内,我们培训了1000名包括医务人员、行政后勤保障人员和各级部门工作人员在内的员工,七天时间,我们集结了347名医护人员。”刘激扬告诉记者,随着确诊患者的增多,病床和病房(每个病房能收治15-30名患者)也在不断增加,“1月30日我们启动了第三个病房,2月3日又启动了第四个、第五个病房,2月5日启动3号楼第六个病房”。

刘激扬告诉记者,随着病房的增加,在北院一线和疫情战斗的医护人员也越来越多,有来自湘雅二医院的呼吸、重症专业专家,也有来自中医药研究所、省地矿医院、市中心医院、市三医院、市四医院、市八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浏阳市妇幼保健院、宁乡市人民医院、宁乡市中医院、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望城区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大家都是为抗疫的共同目标从四面八方集结而来,从不相识到成为‘生死战友’,每天互相之间的打气、加油,士气高涨,我有责任把这支队伍带好,打赢这场战争。”

启动心理关怀小组,建立24小时心理专线

刘激扬告诉记者,和罗女士一样,每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的都有其自身的情况,而其治疗方案也各不相同。

“在我们收治的病人中,有精神障碍患者、儿童、新生儿、孕产妇等,针对每名患者,我们制订个性化的救治方案,分类指导,科学救治。”刘激扬说。

同时,刘激扬和同事们也注意到,患者在医院住得久了,都会感到孤独和担心,甚至个别患者会产生想“逃离”隔离病房的情况,为此,刘激扬在北院启动心理关怀小组,建立24小时心理专线,拍摄心理视频,对患者及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心理辅导。

刘激扬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每一名入院的患者,每天她都抽时间,向患者通报医院治疗和病友出院的情况,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帮助他们建立信心,“作为院长,我带头这么做能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进行耐心疏导和安慰,病人心理状态好,才更相信医生,也更配合治疗”。

刘激扬回复患者微信。

2月8日,医院做了丰盛的中餐,准备了元宵

2月8日正逢正月十五元宵节,刘激扬特别叮嘱后勤人员做了丰盛的中餐,还准备了元宵,她本人也给每一名患者发去了问候短信。

在隔离病房里举目无亲,不少患者收到这份暖意感动得热泪盈眶。一名患者在回过来的短信中表示:“居然还有元宵,太感动了!感谢政府感谢党,更感谢你们这群可爱的白衣天使,为我们的生命和健康保驾护航。我们的元宵满满都是爱!可是你们的元宵能吃上吗?"

病人的回复短信。

元宵节那天,有一批患者治愈出院。

方便面是院长日常食物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从1月17日到现在,除了大年三十下午回家匆匆吃了点饭,刘激扬到现在没和家人吃过一顿饭,方便面成了她日常吃得最多的食物,“几分钟就可以吃完,不耽误时间”。

每天吃饭,刘激扬都是匆匆忙忙,几下扒拉完,但就是这样,也不断的有电话进来。

刘激扬刚上小学的大儿子放假在家,班主任知道刘激扬奔赴抗疫一线后,把孩子接到了自己家中。“很久没有见到孩子了,很想他,但又不能让他回家,只能抽空匆匆忙忙视频或电话问候下。”刘激扬说,三岁的小宝在家里,“他的要求已经从陪他睡觉降低到想要抱抱了,但就是这样的小愿望,我都满足不了他”。

刘激扬的同事梁露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好几次,救治中心的同事们都跟她说“你要提醒院长要多休息”,“刘院长非常拼,1月16日至今,她每天休息时间不足6小时,都是12点后回家,早7点就又到了办公室。危重患者病例讨论、物资调配、房屋改造、医疗查房、联系捐赠,对上协调,对内鼓劲……她经常强调我们的工作时间不能太长,不能搞疲劳战累倒了,要轮休,但她工作时间比我们还长。”

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刘激扬说,前段时间,她最焦虑的是防护衣,口罩,面屏,护目镜等防护物资比较匮乏,“急得彻夜打电话协调”。而这段时间,她则焦虑于如何救治好更多的危重病人,因为重症病人往往并发多器官衰竭,救治难度很大,“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啊”。

刘激扬和同事一起商量救治工作。

为了尽全力救治每一名患者,北院与湘雅二医院联合成立了高级专家组和现场专家组,对于重型、危重型患者,现场专家组每天都会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及时将危重症患者提交高级专家组会诊,研究危重型患者的诊疗方案,确保救治成功率。

北院现场专家组与省高级专家组每共同对危重症患者远程会诊,研究危重型患者的诊疗方案,确保救治成功率。

“我们的医护人员都很努力、很辛苦,但这是打大仗,打硬仗,所以我要求特别高、特别严,甚至可以说有些苛刻了。有时,我很严厉地批评他们,有些医护人员甚至委屈得哭。其实,我心里也很难受,在背后我也跟着抹眼泪。”刘激扬说,很多人抹干眼泪,又继续上阵。

这段时间来,一医院的医护人员都很努力、很辛苦。

“在长沙乃至湖南的这场抗疫战争中,省市两级党委政府果敢的决策调度与指挥特别关键,尤其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四次来到我们北院进行现场督导,帮我们解决了很多燃眉之急。省市卫健委的直接领导,也让我们医疗救治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省妇联等很多省直部门及社会各界也给了我们极大的关怀和支持。”刘激扬说。

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省领导胡衡华、吴桂英,省卫健委主任陈小春等在长沙市第一医院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湖南省妇联主席姜欣和副主席卢妹香,长沙市妇联主席文方在长沙市一医院北院看望医护人员,并送去医用物资。

“感谢我们医院班子的精诚团结和全院的努力,尤其要感谢我们医务人员的无私奉献与付出,很多医务人员都是加班加点、不计报酬、不畏生死地奔赴隔离病房。他们最大的‘奢望’,就是能回去洗澡和换身衣裳。”刘激扬告诉记者。

隔离病房里的医护人员。

2月17日,他们还在继续战疫!

2月17日上午8点,久违的阳光照进山谷里的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驱走了连日来的阴冷。刘激扬匆匆换了服装,戴好口罩,赶往会议室,5分钟后,她要参加一场两例重型患者和一例危重型患者的诊疗方案的会诊讨论研究。

这已经是长沙市第一医院院长刘激扬和医务人员30多天以来的工作常态,他们,已经在一线连续战斗一个月时间,一直是以高度紧张戒备的状态来面对这场史无前例的战“疫”。

从1月17日收治湖南第一例确诊病例至今,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已收治239例患者,出院89例,治愈率37.24%。刘激扬说,她希望这场战疫能早点结束,“我们做好了打硬仗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尽最大的努力确保患者得到救治、医务人员不感染、院内不发生感染。我们非常有信心,也有能力战胜疫情,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让刘激扬最欣慰的,莫过于看到患者康复出院。她给记者看了她珍藏在手机里的照片,里面有一张照片,是一名康复了的患者在即将出院之际,亲笔写下的感谢信。这名武汉患者写道:“我非常幸运能够遇到这么多优秀的医生和护士,我能如此快速的痊愈出院,与你们精湛的医术和无微不至的护理是分不开的。英勇的白衣军,你们是真正的勇士,来到市一医院北院,12天,我出院了。百感交集,这是我永生难忘的一次经历。住院后,所有的医护人员尽心照料,全力医治,不分昼夜,就像时刻出现在身边的亲人一样……等到春暖花开,请一定到武汉,请你们吃热干面、游黄鹤楼!”

来源:今日女报

作者:李立

编辑:黄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万宝新区
  • 重要新闻
  • 平安娄底
  • 乐游娄底
  • 质量娄底
  • 治超
  • 公示公告
  • 时评
  • 专题
  • 国内
  • 区县(市)
  • 部门
  • 经济
  • 民生
  • 活动
  • 商圈
  • 红视听
  • 汽车
  • 房产
  • 企业
  • 健康
  • 教育
  • 发现娄底
  • 文化
  • 时政
  • 融媒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娄底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