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弹指一挥间,抛开时政大事不谈,具体落到老百姓身上的,无非是对于吃穿住行方面变化的切身感受。
以出行方面为例,从最初的自行车代步到如今共享单车、互联网约车等多种方式可选;从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车到风驰电掣的高铁……一些曾经想都不敢想的出行方式,如今都出现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行车在我国是个独特的存在,因为它我们曾有“自行车王国”之称。从最初要凭票购买的“三大件”之一到大众代步工具,自行车承载着很多人的美好记忆。而现在的自行车更多的向专业级发展,成为骑行者的心头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在人们觉得普通自行车要淡出视野时,它却因互联网的介入而再次绽放。如今满街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不再是私人所有,而是扫码即可骑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作为日常出行重要组成部分的出租车,最初都是高档车,费用昂贵,只有少数人坐得起。在80年代中后期,北京的出租车主力都是皇冠,当时坐得起“八毛钱一公里”的皇冠出租车的,绝对都是兜里有钱的小土豪。
1992年出现了更加经济的黄色“面的”,在经过三年的疯狂发展后,被红色夏利等新出租车所代替,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
此后出租车行业度过了岁月静好的20年,直到叫车软件的出现,彻底颠覆了这个行业。如今人们打车很少在路上招手,网约车、顺风车等新兴出租模式,让人们的出行更快捷便利。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现在遍布城乡的小汽车,在改革开放初期,是普通百姓遥不可及的梦想。1985年前后,随着合资车企出现,私人购车略有松动,极少数人开始拥有象征“身份”的小汽车。但直到1994年,私人购车才有了国家政策上的支持。此后经济发达城市的私人购车量日益增多。
(1984年进口到国内的丰田皇冠是国人心中的Dream Car代表)
2001年后,随着世贸的加入,人们购车需求的旺盛增长,国产轿车迎来良好发展势头,产销量连续多年实现“井喷”式增长。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国,至今已蝉联9年。到2017年末,中国私家车保有量18695万辆,已是人们日常出行的必备工具之一。
而与人们日常出行密切相关的公交和地铁,在如今各大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下,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且因为高效、低廉、覆盖面广等特点,成为大多数人首选的出行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至于长途出行,带给人们最大的变化就是铁路的提速升级。改革初期,远行的人们最多选择的是绿皮火车,那时乘坐飞机还有级别限制。彼时的火车速度较慢,如今半日可达的路程,当时大约需要一天一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飞机在今天也不再“高”不可及,变成了人们出行的选项之一。如今远行,人们考虑的不再是出行费用等问题,而是怎样享受一个舒适惬意的旅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环球网
编辑:廖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