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些古诗里描述的传统村落,如今成了娄底首届“十佳生态村落”入围乡村最贴切的诗词。娄底山丘秀美灵动,绿荫掩映村庄,它们或古朴厚重,或鸟语花香,或林深静谧……在保持原生态的同时,承载了文化,又嫁接了现代文明,成为最美的乡愁……近期,娄底市林业局联合红网娄底站推出娄底乡村振兴四季歌▪青山绿水我的家系列报道。
合心村坐落在莲花山山脚,林地面积397.6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2.2%。
红网时刻记者 李革革 李梅花 通讯员 向定辉 娄底报道
崇山峻岭掩映着青砖灰瓦的屋舍,曲折蜿蜒的绿道串起田园风光,清澈透亮的山涧绵延数公里……冬日里来到双峰县杏子铺镇合心村,目之所及,满川秀色,景色宜人。
这里坐落在莲花山山脚,群山环绕,自然生态优美,山水风光绮丽,民俗风情淳朴,是一个古老安逸的生态村落,让人感受到栖居自然的惬意。
“良好的生态环境,原始的绿色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都是合心村的宝。”该村村支书刘红飞说,全村总面积483.8公顷,其中林地面积397.6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2.2%。
刘氏支祠,宗祠古色古香,雕龙刻凤,是当地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文化建筑。
人文底蕴深厚悠远
初进村头,一条长长窄窄的水泥路引着记者向一处山头拾级而上,环路及周边满是郁郁葱葱。路的尽头,一座庙额为“西莲寺”的古庙矗立山巅,数棵古树“镇守”庙前,似乎提示着行人已踏入庄严地界。“树龄三百年左右的名木古树就有7棵。”随行的村干部指着古树说道。
在合心村采访,问到历史的话题,就绕不开西莲寺,也离不开刘氏支祠。
西莲寺始建于唐代,扩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是当地闻名遐迩的朝佛圣地。现存庙碑刻载:清道光十四年,该寺曾进行大规模整修。据寺庙住持介绍,古寺在文革时期遭到破坏,幸好当时有村民齐心藏护,才没被残烬,部分保全完好。1997年,寺庙开始修缮,于2001年竣工。
回到莲花山山脚下便是刘氏支祠,该祠与村民屋舍相贯。宗祠古色古香,雕龙刻凤,牌坊上写着“旌表贞节”四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是当地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文化建筑。据《刘氏族谱》记载:该祠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
该祠还流传着一段佳话:刘母郭氏夫人因丈夫英年早逝,26岁守寡后,勤俭节约,孝老爱幼,守节而终,在当地被颂为佳话。为此,康熙帝题写“旌表贞节”,并赐扁额奖赏,于是,族人发起修建“贞节祠”,即刘氏支祠。
乡间林荫道上走一走,绿意盎然、生机勃发。
生态底色愈发靓丽
历史风云从未消散,连同这里的绿山碧水、民风淳朴也四季常青、永驻心间。
离开宗祠,记者来到乡间小道上走一走,感觉绿意盎然、生机勃发,另见道路宽敞整洁,溪流碧波荡漾,在路口还不时遇到村民在打扫卫生……
美丽的乡村风景固然需要“天生丽质”,但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可或缺。一直以来,合心村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和落实好“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乡村生态振兴,致力于建设生活环境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
营造“全民护林”氛围。该村每月开展村干部、党员带头搞大扫除活动,规定每家每户的清扫区域,确定村级保洁员、保洁车定期清扫和拖运垃圾,长期治理全村三废。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和监督机制,制定《村级卫生打扫制度》,年终考核中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本村总体工作予以考核。大兴公路绿化以及家庭庭院绿化建设,每年新植苗木1000多株。村民自觉采用秸秆还田、制作饲料等环保方式,消化农作物秸秆。
与此同时,骑着摩托车宣传护林防火、爱护卫生等知识的护林员赖尧坤是全村一道流动的风景。他告诉记者,该村修建了长1.8公里的护火道,10多年来没有发生一起火灾和乱砍乱伐事件。
“每次回到村里,明显感觉到空气比城里新鲜很多,精神头也更足。”娄底市卫计委驻合心村扶贫队长陈兵提起该村的生活环境,他感触颇深,“合心村自然环境天生丽质,扶贫队主要是带头抓卫生习惯的养成,改善基础设施,近一年来,这里的变化挺大的,我虽然家在城里,但这里的富氧离子让我心醉”
这些年,在保护村落原貌的基础上,合心村发展当地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其中村里农业专业合作社推出的“五色糙米”以及“竹林贵妃鸡”获得了湖南省农博会金奖。目前,五色糙米种植面积300多亩,年产4.5万公斤,不愁销路。
“如今村子就是景区,水泥路直通各家,路灯照到家门口,吃喝纯绿色,日子一点也不比城里差。”夜幕降临后,三个60多岁的大爷围坐在火炉旁有说有笑、乐不可支。
村小二朱沛成代言
合心村,人心合,这里有青山有绿水,朋友来了有美酒,更有热情好客合心人,我是朱沛成,我在这里等你,魅力乡村,多彩合心,欢迎你!
来源:红网
作者:李革革 李梅花 向定辉
编辑:李梅花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