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开设湘雅名医课堂,邀请湘雅骨科钟达副教授主讲《混合现实技术初探与湘雅数字骨科发展简介》。
钟达副教授与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人员交流互动。
授课结束后进行测验。
红网时刻娄底3月3日讯(记者 李响炮 通讯员 鄢婷 肖会玲)戴着一副眼镜,就仿佛拥有了一双“透视眼”,手术台上患者的骨骼、血管、神经都清晰可见。2月28日晚,受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之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钟达赴娄底分享了这一神奇的数字全息影像技术。
“听过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MR混合现实?”钟达说,混合现实技术是继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之后,出现的全新数字全息影像技术。该技术最核心的特性是打破了数字虚拟世界与物理真实世界的界限,实现了数字技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种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打破,给医学应用带来了无限的创新可能。医生或患者只要戴上虚拟现实眼镜,就能看到病变部位,包括皮扶、肌肉、骨骼、血管、神经等所有组织。
钟达介绍,混合现实技术给骨科手术带来了极大便利。以前,医生无法在术中一边看人体组织的3D显示,一边将3D图像与患者真实的解剖部位相对应。混合现实技术可以在不充分扩大手术切口的情况下,使外科医生掌握病人身体内部的信息,并叠加显示在虚拟的物理空间上。术中,主刀医生和助手通过星图系统获取全息影像信息,将虚拟的3D数字模型与患者的病灶重叠在一起,在“透视眼”的帮助下,更精准地实施手术。
钟达副教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关节外科工作10余年,年门诊量达2500余人次,年手术量500余台,擅长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年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近400台,其中高难度关节手术100余台。在国内外率先发明髋臼三维重建导板,填补该领域空白,在关节置换领域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专利7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
来源:红网
作者:李响炮 鄢婷 肖会玲
编辑:李梅花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