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镇河西安置点,“扶贫车间”就建在楼下。
上梅街道鸿兴村民主安置小区。
红网时刻记者 李响炮 通讯员 梁海雄 娄底报道
“卡嚓、卡嚓”,一条耳机线在陈小莲手中翻飞,不到两秒钟,细如发丝的耳机导线就被剪成了两长两短。初秋时节,走进新化县西河镇河西安置基地,“扶贫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陈小莲和她的工友们正在赶制订单产品。“一年大概有2万元的收入。”陈小莲说。
“搬迁是手段,致富才是目标,既要让老百姓住得进,又要能脱贫致富。”新化县易地扶贫搬迁联席办主任刘晗介绍,通过集中安置,不仅集中了贫困人口,更集聚了发展要素和扶贫力量,加快了搬迁户的脱贫进程。3年多来,新化全县533栋安置房拔地而起,3万余名难以就地脱贫的群众安居乐业、奔向幸福生活。
搬出大山挪“穷窝”
俗话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但在新化奉家、天门、水车、荣华、田坪、大熊山等众多乡镇中,因高山阻隔、交通偏僻、水源短缺、土地贫瘠等多种原因,一方山水养不起一方人,更养不富一方人。
新化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雪峰山脉东南麓、资江中游。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境内形成了“高寒山区、水淹库区、石灰岩干旱区”三大贫困带,数万群众生活在这些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环境脆弱带、生产资源贫瘠地,生产生活环境十分恶劣。
据初步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县有11万多符合易地搬迁的贫困群众。到2015年底,县委、政府通过易地搬迁、库区移民和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等有效措施,解决了近5万人口的搬迁和住房问题。
“十三五”期间,县委、政府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一号工程”,举全县之力,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打响了一场“改穷貌、换穷业、拔穷根”的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
作为全省搬迁人数最多、工程量最大的县之一,为了真正让那些住房有困难的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县委、政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努力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打造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全县126个搬迁安置项目中,有124个为集中安置项目。对这些建设项目,严格按照“统一规划选址、统一施工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建设风貌、统一质量监理、统一建设招投标”的“六统一”要求,做到风貌统一、质量可靠、配套完善。
在规划选址上,紧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让集中安置点靠近“旅游景区、乡镇或行政村中心区域、县乡产业园区和县城区”,着力打造易扶新村。
据统计,在124个集中安置点中,靠近景区的有15个、靠近县乡产业园区的6个、靠近城镇的29个、靠近行政村中心的71个。
在炉观、水车、奉家、维山,依托景区,将易扶新村建设成了旅游商品、旅游服务的集散地;在西河、琅塘、田坪、温塘、坐石,依托高速公路及其连接线,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发展成为集物流、商贸、加工等于一体的新型城镇综合体。
经过三年的艰辛努力,如今全县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建设总投资20多亿元,建设项目126个,建成房屋533栋、86万余平方米。9079户贫困家庭、3441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沐浴着党和国家的政策光辉和温暖,告别了穷山窝,迈上了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义务打扫村道,为道路两旁的花草进行修剪,安置居民化身志愿者扮靓家园。(曾玉丹/摄)
新化县坐石乡的鞋厂吸纳数百名妇女成为家门口的“上班族”。(廖永华/摄)
娄底市发改委为曹家镇集中安置小区颁发流动红旗。(廖永华/摄)
造血扶持改“穷业”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易地扶贫搬迁时强调:不仅要改善人居条件,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是总要求,可持续发展、能致富是硬道理。
上梅街道鸿兴村民主安置点是新化县第一批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也是新化易扶工作稳得住的第一块试验田。
该安置点共安置搬迁贫困户87户380人。项目从开工到全部入住历时不足一年,创造了新化“鸿兴速度”,更打造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样板。
走进这里,一派祥和的气息扑面而来,发展蓝图,村规民约,生态绿化,整洁路面,小桥流水,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如画美景。
为让易地搬迁群众有致富门路,村里还专门引进了一个水果专业合作社,共同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鸿兴蔬菜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600亩。搬迁贫困户以土地流转入股、劳动力入股、爱心资助入股等方式入股合作社,获得稳定收入。同时,村民期盼的文体广场和安全饮水等一系列项目也已经落地生根。
西河镇率先探索推行“1+3+X”建设模式。第一层建门面,上面三层为住宅,“X”即发展多种配套产业。贫困群众既可拎包入住,又可适当选择就业岗位。
“1+3+X”建设模式的推出,受得广大搬迁群众的青睐。三年来,全县累计有53个项目共265栋安置房实行了“1+3+X”建设模式。
53个项目中,一层门面面积达10万余平方米。这些门面前10年的租金全部归搬迁户所有,户均年增收在6000元以上,一万余名贫困户因此受益。
同时,安排专项就业资金,在搬迁安置地就近开发环卫、城管等公益性就业岗位,解决部分搬迁户的就业增收问题。
“既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也可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这样的生活,几十年来,我们以前从来想都不敢想,如今却切切实实变成了现实。”“1+3+X”建设模式的实施,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安居乐业的信心,也多渠道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今后,我们还将加大后续扶持投入,围绕我县‘两茶一药、五特、两传统’等十大特色种养产业、全域旅游、小手工业等领域,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帮助搬迁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县易地扶贫搬迁联席办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举措将确保每一名搬迁对象都有一项脱贫措施,每一个搬迁家庭都有一个固定就业岗位,每一个集中安置点都有2至3个新型经济体,切实增强搬迁群众“自我造血”能力,从根本上实现永续脱贫奔小康的搬迁发展目标。
“楼上住房,楼下就业”。新化易地扶贫搬迁顶层设计的“最初一公里”和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全线贯通。
目前,在炉观、荣华、油溪、坐石、孟公、游家、槎溪、曹家等11个乡镇的安置点,或依托门面,或建设新的生产场地,陆续引进了“扶贫车间”,入驻企业涉及电子陶瓷、五金、电子元器件、服装、鞋类、木雕、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让搬迁人口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个个都是股东,经济有困难的,凑钱也要给他们入股。在上梅街道鸿兴村,安置户王竹华展示自己的股权证。
安置户廖青华、刘石娥正在蔬菜基地除草、松土,身后的漂亮新居就是她们的“新家”。
“穷貌”换新颜 幸福满心田
易地扶贫搬迁在改善了搬迁人口物质生活的同时,更改变着他们的精神状态。
“上半年雨水太多,辣椒好俏,争取秋辣椒早点上市,卖个好价钱。”在鸿兴蔬菜合作社基地,廖青华、刘石娥正忙着为种植在大棚里的辣椒松土、除草。她们在鸿兴安置基地这个“新家”重操旧业,收入却翻了好几番,出工不仅有劳务报酬,年底还可以按股分红。
“有规划,有目标,有盼头,现在村民不论干什么,劲头都很足!”鸿兴村党总支书记王艳桃说。
傍晚时分,廖青华、刘石娥和其他许多搬迁户,在王艳桃的带领下,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
鸿兴安置点由原三湾、集丰、民主3个村的搬迁户,共87户380人组成。各地搬来的老乡亲告别了原有的生活方式,部分群众对于新生活尚不适应。广场舞就成了增进大家感情的“催化剂”。
“我们在安置点组建了上梅红鸿兴志愿者服务队,帮助搞农业生产、解决矛盾纠纷、照顾老人小孩、清理环境卫生等,整个小区成为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王艳桃介绍。
为了让3.4万易地搬迁安置的贫困群众尽快融入新生活,各地党委、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各安置点自主组成业主管理委员会,设立楼长、栋长,对安置小区的公共服务进行自主管理。有的还建立了志愿者服务队、文艺表演队伍等,为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
一户户搬迁户迁入新居喜上眉梢,一幕幕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振奋人心,一项项脱贫致富的惠民措施温暖心田。新化县易地扶贫搬迁,“搬”出了美丽乡村建设,更“搬”出了贫困群众的幸福新生活。
来源:红网
作者:李响炮 梁海雄
编辑:李梅花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