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娄底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乡村振兴专场发布会。
红网时刻娄底9月25日讯(见习记者 邱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9月25日上午,娄底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乡村振兴专场发布会,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黄建明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娄底农业农村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发布,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聚焦热点问题答记者问。
70年砥砺奋进,70年长歌未央。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娄底农业农村事业持续发展。农业产能明显提升,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改革全面深化,为乡村振兴稳健推进夯实了基础。201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25.44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5.62亿元,分别比1949年增长77倍和118倍。
市领导去新化县油溪乡开展调研。
农业产业量质齐升。70年来,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全市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产基础不断夯实,质量安全控制良好。至2018年,全市粮食产量160.3万吨,水产品总量9万多吨,农机机电产业总产值达120亿元,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10多万亩;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达到7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全市“三品一标”基地42个,面积26.33万亩,有效认证产品总数累计123个,年实物总量6.8万吨;打造全国驰名商标5个、湖南著名商标34个、中国地理标志品牌7个。
农村面貌逐步改观。至2018年,全市有32个村荣获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的“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荣誉称号。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管护和建设机制不断健全,全市农村环境质量位于全省前列。加快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累计建设规模化生物天然气试点项目1处,大型沼气工程41处,中型沼气工程302处,小型沼气工程1839处,户用沼气池8.7万户。数据显示,至2018年底,实现了农村居民安全饮水比率100%,行政村通宽带率达到100%、4G移动通信网络有效覆盖率达100%。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18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309家,产值达到43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01亿元。全年共计接待游客839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26亿元。“互联网+农业+深加工”、“互联网+农场+配送”、“互联网+农业+休闲观光”等模式发展迅速,农村电子商务呈“井喷式”发展,县级电商服务运营中心覆盖率达90%,农村电商营业额达超过9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45元增加到2018年的11657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949年的50元左右增加到2018年的11426元。
农村换新颜。
农村改革持续深入。2018年,全市流转耕地60.94万亩,占承包总面积的26.95%。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初步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制度,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成长,农业产业化推进机制、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健全。全市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注册农机合作社数量迅速发展,农机作业覆盖面扩大到38%。农业支持保护机制逐步完善,金融资本支农撬动模式建立、涉农资金整合、农业补贴评估机制、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准入监管和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制度探索等改革积极开展。
乡村振兴稳健推进。构建“1+1+1+N”的制度体系,下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文件,明确任务书、路线图和总要求,确立制度框架;制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出台《关于促进产业兴旺的实施方案》、《娄底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N”个配套文件;按照“着眼三十年,大干头三年”的思路,开展了乡村振兴“娄底行动”,在全市上下掀起了一场以具体行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热潮。一年来,全市80余支乡村业余文化宣传队开展各类文艺演出200场次,“新化红茶”、“新化黄精”等一大批具有娄底“地理标志”的农产品产销两旺,一大批“娄底乡村好人家”涌现。
来源:红网
作者:邱莉
编辑:谭卫丰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