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人民日报|湘遇·涟源脱贫户尹田文:从命运的泥淖里站起来
2020-04-23 19:55:02 字号:

人民日报|湘遇·涟源脱贫户尹田文:从命运的泥淖里站起来

微信图片_20200423184507.jpg

尹田文(左一)一家全家福。刘再丽摄

昨天大雨如注、气温骤降,湖南省涟源市安平镇梅家村脱贫户尹田文呆在家中没出门。心里挂念村部门口新种的小花灌木和光伏发电站的运行情况。无论如何,今天一定要去看看。

早上6点,摸黑起床。趁着80岁的老母亲和3个孩子还在熟睡,他先去杂屋喂鸡,再回到厨房里做早餐。7点左右,面条煮好端上桌,把老人孩子叫醒。他给生病的二儿子喂完早餐,想到可以带他出门干活,心里泛起一丝喜悦。

尹田文的二儿子明基,今年8岁,几个月大时高烧不退,患上脑瘫和继发性癫痫,听力、肝功能严重受损,发起病来还会吐血。他的母亲不堪重负,2014年生下第三个孩子后离家出走,至今未归。

这些年来,尹田文既当爸又当妈,始终没有放弃明基,带着他四处求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跑遍,一边带着孩子们打零工、捡破烂,一边为明基求医。看病花费40多万元,不仅把种植苗木攒下的积蓄花光,还因此债台高筑,陆续欠下20多万元外债。

2.jpg

尹田文(右一)在山里干活,大女儿在一旁帮忙。刘再丽摄

尹田文最感恩的还是扶贫好政策。2014年评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曾经瘫痪多年的老母亲和明基,住院看病都能够报销90%。家里经过危房改造,住上不漏雨的水泥房。2017年,因为不想再给党委政府拖后腿,尹田文找到村党总支书记张会兰,主动要求脱贫,摘掉了“穷帽子”。

2018年开春,他带着3个孩子来到长沙,在一些夜宵摊上帮着搞卫生,回收一些酒瓶,每月收入不固定,平均下来能挣三四千元。但照顾3个孩子的担子太重了,在陌生的城市里人生地不熟,他曾经想过自寻短见、一了百了。

“村里要设立一个光伏发电站管理员的公益性岗位,一个月500元报酬,你愿不愿意回村?”低落之际,张会兰大姐打来电话。

回村里能做啥?一开始尹田文有些犹豫,嫌挣得少。

但张大姐耐心地劝说:一来孩子们到了上学的年纪,老在外漂着会误了学业。二来有公益性岗位,尹田文可以带着老二在家门口务工,还可以照顾老母亲。三来,只要他勤奋,还可以利用空闲的时间种果树、种苗木,在这附近打打零工,一举多得。

为了3个孩子的未来,尹田文接下这份工作。

近几年,明基的肝功能和听力都已恢复,癫痫也不再发作,情况一天天好转。但智力发育迟缓,手脚无力、不能站立,不仅吃饭如厕需要照顾,还希望人时时刻刻陪着,否则会难过得低声哭泣。

3.jpg

尹田文(左一)带着二儿子明基(左二)在果林干活,大女儿玉梅在一旁帮着爸爸照顾弟弟。刘再丽摄

去年1月起,只要天气好,尹田文就用小推车推着明基,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去山林里的光伏发电站维护。先看看发电是否正常,再用一把小锄头,一点点把地面上的杂草连根斩断。每个月还要定期清洗发电板,避免故障。

此外,他还流转了村里大片的荒山,在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的鼓励下,种植了9亩黄金贡柚,圈养了300羽土鸡。

“家门口工作,我乐在其中,因为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着明基。”尹田文露出笑容,很多时候,他一边干活,一边跟明基说话,告诉他爸爸在做什么事情,再跟他讲讲梅家村的故事。他虽然躺在推车上,有时候也会用笑声来回应。看到他一天天进步,这个40多岁的中年汉子更有劲了。

家里的事情也安排妥帖。五口人的一日三餐,尹田文都能及时做好。姐姐玉梅虽然才10岁,但洗碗的活就由她包下,空闲时她还帮着奶奶干点轻微的农活。老三明利虽然才六岁,也学会了分担家务,每天在家扫地拖地,不用多说。家里井井有条。

去年9月,看中尹田文能吃苦,过去又有种植苗木的特长,村里又为他设置了一个绿化员的公益性岗位:为村部旁的绿化带种植树苗、灌木和草皮,维护两年时间,确保草木存活。算下来,两年可以获得3万元报酬。

老本行派上新用场,尹田文心里充满感激,更加不愿辜负乡亲们的期望。他从长沙买来桂花树、茶花条、红叶石楠、银杏树,红花檵木等灌木苗子和草皮,再从自家后山挖了几兜桂花树,把绿化带装扮起来。

“刚种下去是最忙的时候。每天要浇三次水,还要剪枝维护,事情很多。”尹田文告诉记者,不下雨的白天,他就带上明基一起去,忙不过来就等夜里,安置完孩子们睡觉,他再打开路灯接着干,有时候忙到夜里三四点。现在,这些树苗基本都存活了。

“我相信,有党委政府做后盾,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勤奋,我们一家日子也会越来越好!”去年,尹田文家的人均纯收入有6000多元,这个曾被生活压得直不起腰的贫困户,努力从命运的泥淖里站起来,重拾对未来的信心。(人民日报记者 王云娜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云娜

编辑:李梅花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