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粮食生产督导组在合作社中查看水稻机械化育秧。
正在进行水稻机械化育秧。
正在进行备耕的农户。
红网时刻记者 周杰 通讯员 郭沈阳 彭彬华 娄底报道
走进涟源市白马镇,无论是在田间还是在合作社内,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春耕备耕氛围。然而,在几年前,眼前的水田基本都处于荒废状态。
为扭转产粮低、水田少的劣势,涟源市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惠农政策,向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发起了冲锋。
如何扭转粮食产量不足的困局,如何实现从产粮小镇到产粮重镇的弯道超车,白马镇开始进行新的探索。
白马镇位于涟源南部山区,镇里山多、林多,但耕地面积却十分稀缺,水田更是极为有限,对于种植水稻而言,本就没有好的地理条件,再加上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直接导致粮食种植逐年旱粮化,产量也极为不足。
面对严峻的形势,白马镇提出了“大户带散户,共种‘爱国粮’” 的口号,充分发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南泥湾”精神,通过强化考核、责任包干、强化服务、大户带动、广泛宣传等方式,在全镇形成了发展粮食生产的良好氛围。
“大户”挑重担
“我们在每个村都培育一个大户,由大户牵头种粮,把有限的水田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镇长黄志斌在检查机械育秧时,向我们介绍。
通过大户流转土地,实现规模化生产,在提高粮食效益、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和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同时,加大对粮食种植的增补和扶持力度,从经济和技术等方面提供保障,通过建立技术小分队、入户服务、“双重奖补”等措施,激励老百姓返田种粮。
“通过育秧机育苗,速度比以前快了十几倍!”在涟源志华种植专业合作社内,负责人黄志华一边操作机器育秧,一边介绍着。
作为镇里培育的种粮大户之一,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实现了从脱鞋下田到“穿鞋上岸、机械下田”的巨大转变。
合作社也成长为涵盖插秧机、收割机、育秧机、无人机于一体的机械化农业集合体。
业务也从自重自耕,发展到育秧、田间管理、代耕代种、种植收割、病虫害统防统治,以及粮食烘干的一条龙产业,年收入近200万元,从一个下岗职工,完美蜕变为新时代的新型农业大户。
通过几年的努力,白马镇的种粮大户从2019年的“一根独苗”,增长到如今的20个,全镇粮食产量逐年激增。
从2019年起,白马镇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从产粮弱镇,一跃成为产粮重镇。
从无到有 从有到无
“短时间内,我们村实现了荒地从有到无,合作社从无到有的巨大改变。”浆溪村内,村支书周春初指着已经搭好的育秧棚自豪地说。
由于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使得白马镇的土地使用率逐年下降,严重制约着白马镇的粮食生产。
“由村集体收回包发的基本农田,并组织恢复生产。”镇人大主席郭沈阳介绍道。
按照白马镇的规划,通过培育种粮大户来带动粮食生产,但仍有一些村因各种原因无法产生种粮大户,因此,镇政府创新性的在这些村里开设集体合作社,由村干部牵头,通过“屋场会”的形式,集体决定、集体投票,通过流转田土,治理抛荒等方式,进行产业化、规模化的种植。
通过村合作社,加强耕地抛荒管理,2020年,白马镇耕地抛荒达1711.96亩,有效增加了土地的使用度和水稻种植的密集度。
为了更好地做好粮食生产工作,镇里还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李建文为顾问、镇长黄志斌为组长、人大主席郭沈阳任常务副组长的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镇包村、村包片包户包丘块的责任制,成立以农技站为主的技术小分队,每天下田指导;同时以“奖”促种,创新补贴政策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种粮大户和普通农户开展抛荒治理,种植双季稻积极性。
随着粮食产粮的上涨,老百姓的口袋也逐渐富了起来,同时也得到了省粮食生产督导组的高度认可。
来源:红网
作者:周杰 郭沈阳 彭彬华
编辑:李响炮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