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县双源村参观团参观新化县油溪桥村。
双峰县双源村参观团了解村上的基本情况。
红网时刻娄底3月24日讯(通讯员 周伟华 李琴章)“参观油溪桥村后,我这老太婆都激动起来了,我们双源村的条件比油溪桥村好多了,只要我们干群一条心,双源的日子会过得更好,我们不能等靠要,不能捧着金饭碗讨饭吃,一定要借鉴积分制的经验,把乡风文明和乡村振兴搞好,我们双源村就会比油溪桥村更美丽更富裕。”76岁的村民曹卜吾在新化县油溪桥村参观后激动地说。3月22日,双峰县双源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69人组成参观团“取经”,来到新化县油溪桥村参观学习。油溪桥村的乡风文明和积分制治理方式让双源村干群欣赏不已,他们表示会借鉴油渓桥村的成功经验,打造双源村美丽乡村的金名片。
双源村坐落在被誉为“天上水府人间瑶池”的水府庙水库的湖畔,青山绿水,百鸟翔集,风光旖旎。境内还建有山斗冲地下党支部陈列馆,红色资源丰富。双源村几年前被国家评为美丽乡村。由于种种原因,双源村的经济发展不尽如人意。村两委决定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到外地参观“取经”。
参观团来到油溪桥村就有“别有一番天地”的感觉:干净整洁、绿树成荫、屋舍俨然,亭台楼阁于花草树木间,交错掩映。油亮宽敞的柏油路从脚下延伸而去,大路两边的每个节能灯杆上插着国旗,像两排昂首挺拔的卫士。村口,相距200多年的新旧两桥横跨油溪河上,古桥穿透历史的清辉,带着横亘桥栏上的矫健的蜈蚣图案,掠过古风,沉淀着文化,在今日与新桥交相辉映,只有桥下逶迤蜿蜒的油溪河依旧妙曼,浅吟着江南竹韵。
走进村里,放眼望去,桃树成片、梨树成林、鱼跃鸟鸣。时值仲春,桃花开得正艳,分外妖娆。山坡上,几人荷锄而耕;公路边堆着沙石,三五几人在装沙担运,她们挥汗如雨,手臂上带着鲜红的袖章,上面印着四个黄色的大字:“志愿服务”。
参观团的曾志高问她们做工每天多少钱?一位大嫂放下锄头,笑呵呵地回答:“我们是做义务工,没有工钱的。村里的公益事业,我们每人要做2个义务工,多做的另外算钱,男人每人120元,女人每人100元。我们实行积分制,多做事积分就多,年底分红就多些。”
导游带着参观团,沿着游步道参观村上的山水风光,并对村上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讲解。
上午11点多钟,参观团来到村部三楼会议室,由油溪桥村支部书记彭育晚给他们上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大课。
在村部办公室,彭育晚已等候在那。只见他阳光帅气的笑容透着朴素与真诚,略显消瘦而棱角分明的脸庞刻着刚毅与果敢,古铜色粗糙的皮肤写满了这些年创业的艰辛,举手投足之间还保存着军人的利落干练。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一沓沓的会议记录,一沓沓的心得体会,所有资料都摆放有序,台账、方案、总结……每一页都是油溪桥村发展历程的见证。
彭育晩在讲课中每提到村里党员和村干部们的奉献精神,他就激动不已:“为了村里发展,很多人都顾不上家了,但我们不怕离家,就怕子孙离村。”他对油溪桥村的发展规划侃侃而谈,目光执着而坚定。
一个穷山沟,通过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人民奋斗14年,终于改变了贫穷的面貌,蝶变为全省闻名的文明富裕村,被省和国家评为美丽乡村等43项荣誉,每年接待游客12万多人,村集体收入过亿元。仅2020年村民分红就达37万余元。
据了解,油溪桥村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基层组织组织力不强、凝聚力不够的痛点,乡风民风落后的堵点,群众参与度不高的难点,适时推出积分制改革,真正实现村级事务积分全覆盖,对乡风文明、文明创建、禁燃禁赌、村级发展、义务出工等方面加减分,从而推动了乡村基层治理改革;把整村作为企业来经营,村民变股东,积分变股份,是乡村振兴的成功实践,真正使得“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不一样体现在积分分红上;积分制的推行,也让油溪桥村不断“加分”,“积”活了农村生产力,曾经村集体经济负债4.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不到800元,到现在的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积分制”基层治理模式入选国家乡村基层法理典型案例。
参观团在中午饭后讨论时,70岁的理财小组成员张余德深有感触地说:“他们这是石头缝里长金子,他们的艰苦奋斗不仅为自己,也为子孙后代造福。这彭书记的开拓精神和担当责任令我感动。人心换人心,黄土变成金。只要我们干部党员带头,艰苦创业,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巧用积分制治村,我们双源村绝对三年大变样。”
"我们今天之所以到油溪桥村学习,就是要取到油溪桥村的“真经”。双源村资源禀赋比油溪桥村强多了,为什么我们发展得没有油渓桥村好呢?这是我们要思考要解决的问题。这次参观了油溪桥村,我们要借鉴积分制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努力探索建立人文乡村的路径和机制,把双源村建设成明星村庄。”双源村党支部书记周建良说。
来源:红网
作者:周伟华 李琴章
编辑:刘丹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