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娄星公安助圆十年寻亲梦
2021-06-09 08:39:27 字号:

娄星公安助圆十年寻亲梦

红网时刻通讯员 贺迎军 娄底报道

6月2日,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怀化市溆浦县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里,人声鼎沸,锣鼓喧天,炮声隆隆。原来是湖南省娄底市公安局娄星分局刑侦大队民警与娄底市救助站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将走失10年的“夏阿姨”送回了老家,当地群众奔走相告,热烈祝贺。亲情可贵,永远无法割舍,亲人见面,抱头痛哭,离家失散十年,一朝相认,不胜唏嘘感叹。

“谢谢你们帮助我们找到失散十多年的妈妈,并不辞路途遥远和辛苦把她送回家,帮我们团圆,太谢谢你们了!”夏阿姨的儿子向某和儿媳妇小英拉着民警和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并鞠躬深表谢意。

推己及人的想法彰显为民情怀

2021年元月开始,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部署开展“团圆”行动,全力侦破拐卖儿童积案、全力缉捕拐卖犯罪嫌疑人、全面查找失踪被拐的儿童。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公安队伍教育整顿,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团圆”行动及维护儿童合法权益的具体举措。4月17日,娄星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走访娄底市救助站,了解是否有因走失或流浪被送到救助站的儿童时,发现了离家与亲人失散且精神失常的夏阿姨,看上去年近七旬。随后,民警查阅其到站相关资料,发现她于2010年流浪到娄底,后被巡特警送到市救助站,到现在已经10年多了。十年,在奔流的历史长河中不算长,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却是宝贵的光阴。十年的离散,家里的亲人肯定着急,天天在盼望着归期,对于老人来说虽然记不清、说不清,但潜意识肯定想念自己的家和家里的亲人!可是家到底在哪?基于这些贴心的问题和朴素的想法,民警当即决定,一定要帮助夏阿姨找到亲人,好让她早日回家团圆。

大海捞针式排查彰显担当作为

民警随后将这一情况向分局副局长周志林汇报,周志林协调其他相关技术力量鼎力协查,务必全力以赴查找夏阿姨的家人,助其早日归家,与家人团圆。可是,没有详细的信息支撑,找人谈何容易!

民警马上到救助站调取了与夏阿姨相关的全部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研判,确定查找的方向、范围和重点。白天还有其他的工作要做,民警只好晚上加班加点查找各种资料,进行研究,从相关的资料中摸排线索,不断进行比对,甚至周末的休息时间也被挤占。不记得找了多少资料,打了多少个电话,联系了多少个人,均称家里没有亲人走失或离家出走。一次次满怀希望,总以为离成功很近很近了,但最后却总是徒劳无功。虽然如此,但是娄星公安的刑警没有退缩、没有放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两个星期,通过对海量线索和信息的排查比对,不断缩小查找的范围,夏阿姨的寻亲之事终于有了眉目。为尽快确定,民警将锁定其中的20多条线索及排查比对情况迅速向局领导报告,请求技术支持,进行重点攻坚。经会商,局领导指定专人提供技术支持,针对20多条线索,逐一梳理核查,抽丝剥茧,全力突破,力争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夏阿姨家人。

五一劳动节的假期就在这样连续加班的节奏中悄悄溜走。然而,时间似乎也很公平,只要有努力和付出,终会有回报。就在节后第二天,民警终于查找到了一个电话号码,并通过这个电话号码联系上了一个叫向某的男子,经询问了解,称他现在在外面打工,老家是怀化溆浦的,其母亲已经离家出走六七年,一直未归。离家出走六七年?这信息与事实上已经走失十年的夏阿姨的情况不相符,怎么办?

在电话联系中,民警也发现该人要找到母亲的意愿非常强烈,只是一直找都没有找到。民警便向他了解家里其他的人,他告诉民警其老婆的电话。民警立即拨打该电话,与向某老婆小英取得联系,详细询问了相关情况。小英讲得很详细,并且讲的与夏阿姨的情况很接近。民警决定邀请他们过来采集血样,为进一步确定做好准备,而他们也非常愿意,并添加了民警的微信,方便联系。

热心周到的接待彰显为民服务

5月7日,小英与民警微信联系,说等她与其老公商量好后就过来,并将其婆婆的社保卡等资料发给民警,询问民警在娄底“夏阿姨”与其婆婆是否相像。民警仔细观看后,告诉小英证上的照片和娄底的夏阿姨有些像。可能是思亲寻亲心切,小英当晚当晚又通过微信告诉民警,他们要连夜坐火车来娄底。第二天清早,民警接到了向某的电话,说他们夫妇已到达娄底火车站。民警迅速驱车赶到火车站将他们接到刑侦大队,再次询问了他们一些相关的问题,并认真采集了向某的血样。

随后,向某夫妇提出要去看看“夏阿姨”。民警立即与娄底市救助站取得联系,并开车送其前往。在见到夏阿姨的那一瞬间,民警发现向某很是激动,一把抱住老人跪地痛哭不已;一旁的小英也是泪流满面,不停地擦拭泪水。也许是缘于血缘的心灵感应,民警发现老人竟用手轻轻拍打着向某的后背,多么感人的场面!

“你觉得她是你妈吗?”民警悄悄地问一旁的小英,而小英使劲地点着头,并说“我能肯定她就是我妈”。后来,向某当场提出要将“夏阿姨”接回家去。为谨慎起见,民警告诉向某夫妇,要等血样送检,并通过DNA比对确认后才能接回去。“我家里条件比较差,还有3个小孩子在上学,必须到外面赚钱养家糊口,如果结果出来了,请第一时间告诉我。”向某对民警说。向某夫妇要回去了,民警将他们送到车站。

不辞辛劳的护送彰显人民至上

看着他们恋恋不舍地离开,民警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尽快将采集的血样送检,尽快出结果,不要让向某夫妇等太久。民警当日立即采集了夏阿姨的血样,第一时间将夏阿姨和向某两人的血样送检,后又多次与省市相关部门对接,盼望着结果能早日出来。经过十多天的煎熬等待,终于有了结果。经比对,两人之间存在单亲遗传关系,确定夏阿姨就是向某的母亲。原来“夏阿姨”并不姓夏,而是姓贺,只因流浪到娄底后讲不清自己的身份等信息,所以根据公安部相关要求,后来由民政部门帮其临时取姓名报公安机关在娄底登记上了户口。

民警第一时间将结果告诉了向某夫妇。向某表示家庭条件较困难,希望公安机关帮助将其妈护送回家。看到群众有实际困难,民警立即向局领导报告,并主动与市救助站等相关部门联系,商请一起将老人贺某送回老家,并制定了详细的护送方案。6月2日清早,在娄星公安、民政等工作人员的悉心护送下,经过3个多小时的长途驱车跋涉,终于安全将贺阿姨送回了家,便出现了开篇喜庆热闹的一幕。

十年的离散之苦,终于在这一刻风消云散,看到母子相认的喜悦,娄星公安民警也会心地笑了,一切的辛苦都值得。

来源:红网

作者:贺迎军

编辑:肖银资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