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汉周走访辖区居民。
红网时刻通讯员 肖鹄 娄底报道
在冷水江市集中社区,有一个口口相传的称呼——“老鄢”。每天拎着水壶、提包和相机三样“法宝”,穿梭在社区院落,走近千万群众的心底,他就是冷水江市公安局毛易派出所集中社区警务室的社区民警鄢汉周。
今年55岁的鄢汉周,默默扎根社区警务工作12年,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五次,嘉奖12次,荣获全省优秀社区民警、湖南好人等省市县荣誉称号十多项,为新时代的社区警务工作奉献了一份光和热。
“老鄢”的社区警务“9字诀”
鄢汉周在成为一名警察前,当过很多年的矿井工人。那时,他的心中就一个警察梦,立下壮志要成为一名警察。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自学考试,鄢汉周取得了湖南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的大学文凭,并顺利通过考试转警到了地方公安机关,由于表现出色,仅三年,他成为了负责案件办理的副所长。
2009年,鄢汉周被安排到集中社区警务室任警长。从办案民警到社区民警,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却是责任。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区民警?鄢汉周摸索出了9个字——吃得苦,耐得烦,拌得蛮!
吃得苦,就是要用脚步去丈量;耐得烦,就是要用心服务百姓;拌得蛮,就是敢于啃下别人不敢啃的硬骨头。
社区警务平凡又普通,每天的工作就是接警、出警、调解纠纷,在街头巷尾夜以继日巡逻,或是步行十多个小时调查走访,或是挨家挨户来来回回排查人员。
每天,鄢汉周都会带着水壶、笔记本和相机三样宝贝,穿梭在社区的大街小巷,及时发现解决老百姓的问题。但凡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一一记录下来,寒来暑往,这样的笔记本写了几十本,相机也用坏了好几台,而在鄢汉周的脑海里也有了社区详实的民情账,社区群众都把我当成活地图,“有事找老鄢”已经成了群众的共识。
“老鄢”的危急时刻
“老百姓没有不讲理的,关键要公平公正,不怕艰难险阻。”这是鄢汉周写在纠纷调解笔记本首页的话,也是他处理矛盾纠纷的基本准则。
2013年的清明节,辖区25组居民因坟山纠纷,一时间,300余人聚集对峙,一方要强行安葬,一方则百般阻止,眼看一场冲突即将爆发。鄢汉周接到社区书记电话后,立刻放下饭碗赶往现场……赶到现场后,有人悄悄告诉鄢汉周,有人身上带了管制刀具。
“这么紧张的场合,决不能有刀刃出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来不及多想,鄢汉周急忙上前将携带刀具的人控制,当即查出2把管制刀具,立即收缴并悄悄收进了手提包里。
鄢汉周本以为一切做得悄无声息,没想到,人群中突然有人大喊:“还敢带刀来!”
这话一出,人群蜂拥而至,鄢汉周被团团围住,要求将带刀的人交出来。
危急时刻,鄢汉周只有一个想法,刀绝对不能被抢了去。为此,鄢汉周紧紧把手提包护在怀里,不敢有丝毫松懈。但架不住人多势众,鄢汉周被推搡在地上,他只好蹲坐在地上,任凭群众如何抢夺也绝不松手。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鄢汉周已汗流浃背。终于,增援的战友来了,才把“人墙”分离,短短几分钟对于鄢汉周却仿佛过了几个世纪,累得几乎晕厥。直到回到警车上,鄢汉周才发现刀尖已经刺破提包,并把裤子也划破了,险些受伤。
这一幕只是鄢汉周22年从警生涯的沧海一粟,更多的时候,社区民警的工作是张家长、李家短的琐碎事、平常事。然而,当鄢汉周三番五次,费尽口舌,把邻里纠纷变成握手言欢;当鄢汉周走街串巷熟悉人口之后,他们能唤一声“老鄢”时,鄢汉周的内心就感到无比的温暖。
来源:红网
作者:肖鹄
编辑:肖银资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