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伊鲁坐在书桌前认真看书。
红网时刻见习记者 刘慧莹 娄底报道
踏进那一间三面藏书而稍显拥挤的房间时,75岁申伊鲁正坐在书桌前认真看书。他左手压着书本,右手伸出食指认认真真地指着书上的文字,一字一句地读着,声音洪亮且清晰。放眼望去,稍显杂乱的桌面上摆着他常常翻阅的几本书籍,有些书页因为频繁翻阅翘起了书角,可见主人对它们的喜爱程度。一盏白炽灯,一张摆满了书籍与文具用品的书桌,一把小矮凳,便组成了他每天乐在其中的小世界。
在这虽显拥挤但妙趣横生的世界中,申伊鲁耗时一年多精心自创了一本《鹦鹉百曲颂百年》“诗集”,将自己对党的深厚情感浓缩成一百一十二首诗词,用崭新的白纸打印好后,再用剪刀小心翼翼裁剪下来,然后将其粘贴在精心制作好的“诗集”里。“诗集”里每一张图片的选取、每一个标题的确定、每一个字的用法,甚至每一处诗词的摆放,无不体现着申伊鲁的别出心裁。
从小与书结下不解缘
申伊鲁饱含热情朗读着一首诗词
申伊鲁出生在邵东水东江镇一个书香世家,爷爷曾在才子村当私塾教师。浓厚的读书氛围陪伴着他整个少年时期,潜移默化地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热爱看书、读书、藏书的种子。中学时期,在别的同学成群结伴热火朝天玩耍的时候,他却喜欢跑到图书馆里看书,去旧书市场淘书,让书成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喜欢阅读的习惯也让他受益匪浅,在校成绩常常名列前茅。
从锯木厂到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林业科学研究所,从工作到退休至今,住在乐坪街道贤童社区的申伊鲁依然保持着读书、藏书的习惯。早年的生活经历让他对中国共产党有着天然的亲切感,他将这种感觉称之为“基因”。为了更加了解党的过去与现在,申伊鲁常阅读各类党史材料、报纸、党内报刊杂志,收集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诗词选集》《天安门诗选》以及诸多开国元勋的著作。通过慢慢地了解,他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一滴一滴积蓄着,渐渐汇聚成了一条奔涌着炽热情感的大河。
百余首诗词献给党
《鹦鹉百曲颂百年》中的部分作品
讲起共产党,讲起新中国,申伊鲁显得很激动,“我们这个时代是最好的,从旧社会到新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爱戴中国共产党!”
浓烈的感情需要绽放,需要表达,但千篇一律的方式却无法表达出内心情感。申伊鲁冥思苦想,作为CCTV《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忠实粉丝,突然回忆起节目中曾出现过的飞花令。灵感刹那间迸发,他决定以非遗文化中的飞花令为载体,创作一本诗词集。
申伊鲁立即以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中的重要事迹、重要人物、重要地点为描写对象进行诗词创作。每天他在写诗词上要沉迷数个小时。创作的灵感时而喷涌,时而趋于平静,有时候大半夜想到了好词、好句,申伊鲁就会赶忙起床,打开台灯,用小笔记本记录下来。一首词的创作结束,便开始另一首词的创作,正是一日复一日的努力,一首接着一首的毅力,一本厚重的《鹦鹉百曲颂百年》终于诞生了。
申伊鲁说,是党培养了我,是党给了我人生发展的大平台。希望以这样特殊的方式来讲好党的故事,宣扬党的精神,传承党的红色基因。一首诗词,不过百余字。一本诗集,不过百余首,我希望用这些简朴但富有深情的文字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来源:红网
作者:刘慧莹
编辑:肖银资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