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自然书写 温润中和——略述何一波书法艺术
2021-09-01 11:41:59 字号:

自然书写 温润中和——略述何一波书法艺术

图片1.png

何一波读书笔记。

前不久,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有幸到访何一波的书房,被其书桌上摆着的几本宣纸线装本读书笔记所吸引。何一波介绍说,这是他利用业余时间,一边阅读一些文史类的书籍,一边用毛笔抄写记录的。这样既可以读书,又可以练习书法,持续了十年,累积有好几十本这样的记录。翻阅这些笔记,大多以小行楷书写成,字形中正端庄,点划圆润干净,书写节奏舒缓自然,整体气息温润中和,让笔者感觉如同在博物馆看元、明时期文人手札文稿类原作,不禁为之惊喜!

之所以惊喜,一是因为他的书法与时风迥异,没有沾染一丝当代书风的习气。二是有古风,能将元、明时期的写法和味道,基本存活于他的笔下。

惊喜之余,笔者也不禁思索:何一波笔下的温润中和之美是怎么来的呢?按说,他只是以一种业余的状态学习书法,现在他的水平却能够达到非常专业的程度,甚至超出了许多专业作者,是什么原因呢?笔者与何一波虽然交往不多,但相识多年,对他学习书法的情况还是有些了解,回顾起来,笔者想,大概是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图片2.png

何一波读书笔记。

第一,以此自娱。何一波是60年代生人,自幼即爱好书法。他们这一代人的青壮年时期,正是全国书法热持续兴起的时间,许多书法爱好者都热衷于当时的全国各类书法比赛和展览。何一波对此态度冷静,只稍微关注,从不去投稿参与,也从不跟风学习,平日里,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按照自己的理解,利用空闲读帖临摹。他写的字也很少示人,偶尔应邀参加娄底的一些展览,也仅仅是为了和身边的朋友交流感情,学习书法就是他日常生活中的一项娱乐,四十年来,基本如此。孔子云:“游于艺”,明代大文人黄道周说:“书画,学问中第七八乘事也,切勿以此关心……心手余闲,不妨旁及”,这是中国历代士大夫和文人对待书、画等艺术的一个基本态度,何一波对书法即是持这一态度。这种态度是认知、实践书法艺术的最佳视角和最好站位,尽管现代社会人的分工越来越细,学问也越分越细,但这一点是不变的。

第二,谨守古法。何一波为人宽厚谦和,办事循规蹈矩,这些特点也体现在他的书法学习上。他以学习楷、行、草书为主,取法王羲之、释智永、孙过庭、赵孟頫等,在临摹这几家上下过很深的功夫。这几家的风格是一脉相承的,尽显中和之美,自唐太宗作《王羲之传》,谓其书法尽善尽美以来,这一路风格影响最为深远,一直延续至今,可称得上是中国书法的主流,或者说是正统,何一波选择学习这一路,也是他的天赋与秉性使然。何一波主张学习书法就是学习古人的法度,写出古人的味道,至于创新,则无需考虑。他的这一主张,笔者虽不能完全赞同,但认为它很具现实意义。现在,有许多人认为历史上的名家各有新意,便据此在学习过程中偏重创新。这其实是个很大的认识偏差,因为历史上的这些名家都是经过历史选择的,被选的概率是非常非常小的,另外,这些名家的成功创新,都是因为他们有理论上的创新在先,或者是他们在深入了解传统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的可能。而现在的所谓创新者,没有看到这些,放任“自我”膨胀,从而陷于盲目创新和凭空虚构的尬尴境地,其“自我”最后不能成立,其价值等于零。与此相比,何一波主张谨守法度,着重继承,则显得理性而谦逊,他的主张和做法,犹如面对老祖宗,做个贤子孙,只求将老祖宗的家业守住守好。笔者认为,在优秀传统文化断层之后才刚有所恢复的当下,这种谨守何尝不是一种发扬光大。

图片3.png

何一波读书笔记。

第三,回归实用书写状态。自钢笔和电脑技术普及以来,毛笔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丧失了实用功能,传统书法在当下仅以一种纯艺术的形式存在。当代书法家写字的目的是为了展示,是怎么样把字写得好看,很多人在写字的时候,脑子里想的是点划怎样有力、字形怎样稳妥,章法怎样完备等等,这样写出来的字免不了做作。而古人则不同,古人的书写大多是出于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需要,比如写一封书信,一篇文章,几首诗等等,写的时候,脑子里在表达意思、遣词造句,手上则即时挥毫书写,往往能达到心手双畅、翰逸神飞的状态,这是一种最为自由、自然的书写状态。《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等经典名作,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完成的。何一波近些年用毛笔作读书笔记的情形,就很接近于实用书写,所以他的字书写性强,自然流畅,气韵生动,与古人之精神意趣相契合。

图片4.png

何一波读书笔记。

何一波是一名公务员,平时忙于工作,能用在书法学习上的时间与精力毕竟有限,与优秀的专业作者比,他在技法的锤炼、风格的认识、书法史的熟知方面还不够深入,其作品在形式的把握、风格的强化上还有差距。但是,这些都不影响他以学习书法涵泳情怀,修身养性的初衷,也不影响他学习的持续深入,进而达到更高的境界。

总之,何一波把书法艺术融入生活,通过对传统经典书法作品的心摹手追,感悟古代文化精英的审美追求,探寻古代文化精英的精神世界,将一份温润中和之美凝固在纸上,将一份潇洒从容涵养在胸中。(作者李哲,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娄底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娄星区文联主席。)

来源:红网

作者:李哲

编辑:肖银资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