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谭小斌 朱海雄 谭卫东 娄底报道
2019年,娄底仅有1家企业成功跻身国家级“小巨人”企业;
2020年,娄底又有4家企业成功跻身国家级“小巨人”企业;
2021年5月,娄底再次有6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这几年,我市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可以说是一年一个台阶!”据娄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科负责人8月29日介绍,目前全市有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1家,省级以上“小巨人”企业68家。这是娄底市近年来全面对接省“三高四新”战略,突出抓好以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双引擎”建设、加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力度取得的又一成果。
在“促”字上作文章,全力推进科技创新
为全力提升娄底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组织和具体实施,出台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文件,从更高层面推动全市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破零倍增”行动和数字化赋能“两上三化”行动;支持全市中小企业开展产学研对接合作,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建研发中心、工程中心、产品检测中心、创新中心等,同时对获得国家、省中小企业核心服务机构称号的服务机构给予奖励。
全力开展好“湖湘精品”品牌创建。加强对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保护,支持中小企业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南省名牌著名商标和省质量奖的企业依照相关规定给予奖励。使创一电子、冷江三A新材、湖南精飞智能、五江高科新材、安地亚斯、三泰新材、新化鑫星电子等企业在品牌创建中迅速脱颖而出,打造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及品牌。
全力推进好数字化赋能工作。“十四五”期间,娄底市要求所有中小企业都要充分应用好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工作。目前全市有近2万家中小微企业“上云上平台”,数量居全省前列。
在“培”字上下功夫,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娄底市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建成由1个市级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和5个县市区窗口平台组成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与省枢纽平台连成一体。目前已培育3家省级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17家省级中小企业核心服务机构、1家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注册企业8610户,注册服务机构200多家,累计发布服务项目1816条,组织服务活动771次。
“十三五”期间,娄底精心挑选多批民营企业家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接受专题培训,组织全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核心高管及关键储备人才和具备专精特新成长可能性的优秀企业核心人才参加湖南省中小企业领军人才研修班11期,参加湖南省中小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研修班10期,培养了100多名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企业家人才队伍和具有实战运营能力、系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2021年1-6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排名居全省第5位;工业用电量5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5%,增幅居全省第7位;实缴工业税收26亿元,同比增长24.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10位。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2亿元,同比增长77.6%。在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成为全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和排头兵。
在“输”字上花气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加速推进融资“输血”,为中小企业发展添活力。
娄底多次举行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政银企对接活动,在2020年8月21日政银企对接活动中,银行签约企业共218家(其中小巨人企业59家),授信金额达114.12亿元,其中现场签约企业20家,授信金额10.08亿元。
配合财政、人民银行等部门制订中小微企业财政贴息政策,为128家(其中小巨人企业46家)新增贷款企业提供了600多万元财政贴息,减轻企业负担。
成功引入公私募基金,助推股权投资机构和融资意向企业实现精准对接,共签订7份(小巨人企业)投资协议。通过多渠道精准发力,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缓解,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加速推进人才“输”入,全面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管理水平。
2018-2020年娄底共引进科技创新人才37人,省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和市州按照1:1配套对全职引进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每人给予一次性奖励性生活补助,对柔性引进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每人也给予一次性的奖励性生活补助。
今年5月,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娄底市关于加强重点优势产业链人才支撑的若干措施》和《娄底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柔性引才的实施办法》,鼓励引导人才向娄底重点优势产业链流动,向基层一线流动,引导企业家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管理水平。
与此同时,今年娄底还将依托“重大产业支撑项目、产品创新强基项目、科技创新攻关项目和引进高质量招商项目”引进6名以上具有国际水平、在关键领域掌握前沿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人才,为全市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汇聚起磅礴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谭小斌 朱海雄 谭卫东
编辑:肖银资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