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援人员使用躯体固定气囊及多功能担架救出被困人员。
红网时刻娄底10月20日讯(通讯员 蒋芹)10月19日晚上7时42分,新化县消防救援大队接到报警,得知新化县圳上镇金龙村有一位60岁老人,进山洞寻找水源时被困岩洞,新化县消防救援大队立即调派一台消防车、一辆皮卡车,14名消防救援人员,前往50公里外的事发地点进行救援。
“我们发现老人的时候,他的小腿已经骨折,脑后部因为撞击处于一个半昏迷状态。洞内非常狭窄,消防救援人员进入后很难开展救援。”娄底市新化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凌东海说。
21时10分,新化县消防救援大队到达现场,经侦查发现山洞四周为石头岩壁,洞口宽约0.4米,呈扁长带状向下延伸,洞壁上还有天然形成的钟乳石,洞内凉飕飕的。
据当地村民介绍得知,因连续100多天的干旱未下雨,被困人员独自进入山洞寻找水源,在寻找的过程中因为脚下打滑掉入洞底。“我下午看到他进了溶洞里去找水,到了晚上发现他还没出来,已经好几个小时了。”报警的村民也说不清洞内的具体情况。
21时18分,新化县消防救援大队战斗员罗记辉佩戴好个人安全绳开始下洞救援,由于山洞地形复杂,且深不可测,很快罗记辉所携带的对讲机和上面的通讯中断失去了联系,现场弥漫着紧张焦虑的气氛,洞外20余名群众都屏住了呼吸。
消防人员进入山洞进行救援。
突然,对讲机内传出紧急的呼叫声:“找到被困人了,但是洞内太小、不太规则,有的位置还会把抢险救援头盔卡住,深度大,能见度低,下到里面对讲机也没有信号了。”罗记辉向地面报告了情况,进洞约50米后空间逐渐变窄,有的位置需往上或下攀爬才能继续深入,给救援增加了难度。
对现场情况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之后,指挥员针对现场复杂救援条件,为避免通讯中断影响救援,由3名救援人员呈梯次前进的原则,逐级向上喊话。救援人员穿戴好安全腰带、安全绳,携带救援绳索、躯体固定气囊、多功能担架等装备再次进入山洞实施救援。最原始的方法起到了最好的效果。十米、二十米、五十米……救援绳索缓慢地下降,群众再次围在洞口焦急地等待。
被困人员艰难通过洞内狭窄部分。
新的救援方案十分奏效,救援人员逐个向洞下延伸,随时保持联系,并及时向上汇报情况。在距离洞口300米远的位置下方,为保证被困人员安全,借助头灯微弱的灯光,救援人员首先用石膏将被困人员腿部进行固定,随后将被困人员从石缝中艰难地移出至稍加空旷处,同时,搭建绳索救援系统,配合使用躯体固定气囊及多功能担架跟踪保护,在队友的合力下,将被困人员救至安全地带。
23时45分,被困长达5个小时的老人被成功救出,围观群众立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现场医护人员立即对老人进行紧急救治。当消防救援人员收整器材离开时,当地百姓夹道欢送,对消防救援人员的救援行动赞口不绝。
来源: 红网
作者:蒋芹
编辑:李响炮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