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新化油溪桥村。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村庄是什么模样?请看来自乡村的一线观察。即日起,红网时刻新闻推出《寻找中国式现代化村庄模样》系列报道。这些对中国乡村现代化最朴素的探寻探究,正是中国广袤大地追求共同富裕路上最宝贵的经验。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艳 摄影 陈杰 娄底报道
油溪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初秋的娄底新化油溪桥村,青石板路,青山良田,随手一拍,妥妥的油画。
从省级贫困村到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油溪桥村走出了高质量乡村治理特色之路。村子的美好,村民们无比珍惜,因为一点一滴都是靠大家双手勤劳奋斗而来,每个人都是主角。
村规民约修订至第九版
随处可见的村规民约。
油溪桥村与贫困面貌、基础薄弱、产业空白、落后乡风的“斗争”,从2007年开始。那年,退伍军人彭育晚当选油溪桥村党支部书记。
尽管时隔多年,村民苏术初对村里的变化仍历历在目。其中最令大家自豪的是2009年的上山引水工程。油溪桥村是一个典型的石灰岩干旱死角村,饮水、灌溉困难。为节省资金,村里除技术活请人外,别的都自行想办法解决。人心齐,泰山移。一年后,自来水通到家家户户。
“每一步规划都征求了村民们的同意,大家朝着一个方向努力,自然日子越过越好。”苏术初说。
为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激情,油溪桥村村委会趁热打铁,推出村规民约。其中的每一条每一款,均通过了村民的反复论证,如今已修订至第九版。
伴随村规民约的执行,禁赌理事会、红白喜事理事会、卫生监督小组等应运而生,甚至还有圈养家畜家禽监督小组。同时,村里还成立了村级困难救助基金。
就这样,勤俭节约、健康向上、守望相助的新风尚在油溪桥村蔚然成风。
村民彭中来可能不知道什么叫乡村自治,但他知道,油溪村就是村民的家,家里的事,自己得上心,所以每当村里的旅游旺季,他总惦记着环境卫生。“看到了就顺手捡一下,举手之劳,大家都是为了村上干净。”
积分“攒”出美丽乡村
积分制实现了全村项目建设劳动力自筹。
这些年,油溪桥村民义务筹工筹劳87000多天。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
为此,油溪桥村优化村级组织结构,采取“选举+招聘+聘任”的形式,构建多形式多层面选人用人机制;与湖南师大、长沙理工等高校开展技术合作,通过专家“传帮带”,村支两委由原来的5人扩充为拥有各类管理技术人员36人的专业队伍,大家活跃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等一线,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有了人才和民心,油溪桥村又着手探索“村级事务管理积分制”。这一步精准地踏在了时代的节拍上,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并向全国推广。
彭育晚介绍,积分制将村民的“山、土、力”、遵守村规民约和参与村里建设等逐项赋分,全面量化出工出力、责任义务、产业经营、诚实守信、家庭美德等各类表现,设立奖励量化指标35项、处罚量化指标41项,全面调动村民创造共享利益。
效果立竿见影。有两个数据可以证明一一这些年来,村支两委为集体建设义务筹工筹劳8200多天,全体村民义务筹工筹劳87000多天,实现了全村项目建设劳动力自筹,以403万元的财政投入创造了上亿元的村集体资产。
而为了村民参与度更高,油溪桥村探索数字化管理,让积分申报审核的操作更民主,更规范,其中“网上议事”模块方便了在外地的村民参与村务管理,提升了大家的参与意识和归属感。
个个出份力、人人有收益
油溪河漂流。
收获的季节,村民露出开心笑容。
精心呵护的生态优势,也成为了油溪桥村的发展优势。
依托境内油溪河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村里大力开发油溪河峡谷漂流等产业。如今,村集体成立1家旅游公司,引进投资项目7个,建立专业合作社6个,形成开发公司与开发商,公司与村委、村委与农户的共建共享模式,年接待游客6.5万人次,综合收入1225万元。
在发展种养业上,油溪桥村有一个原则:村民零投入零风险。比如养甲鱼,村里统一采购甲鱼苗,交给“甲鱼能人”彭育光在村中的甲鱼池集中喂养一年,养大后再发放养殖户。比如种桃树,由经果组组长彭玉华带队,严格监管农户管护情况和病虫害动态,果实成熟由村里统一收购。
这些好项目给油溪桥村村民带来就业机会,促进着共同富裕。如今,油溪桥村“家家有产业、户户有股份、个个出份力、人人有收益”。2021年,全村人均收入达28600元,村集体经济突破261万元,110个劳动力在家门口稳定就业。
新型农村长啥样?一个更富裕更美好的农村是什么样子?11月1日,油溪桥村召开屋场会。“乡村振兴是篇大文章,我们将落实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要求,让希望的田野更加充满希望。”彭育晚说。
“只要大伙齐心协力干,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村民苏术初满脸笑容、充满期待。
“农业更高产、农村更美丽、农民更富裕!”
如果你看到这个策划,你也可以把你所熟悉的富裕文明幸福的村庄推荐给我们,我们一起让它美名扬。(邮箱:664258300@qq.com)。
相关链接:
寻找中国式现代化村庄模样丨开慧镇锡福村的幸福:院士科技小院+12名常驻研究生
来源:红网
作者:杨艳
编辑:江雪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