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朱育龙 娄底报道
近年来,娄星区立足自身资源资产和地理区位等优势条件,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将“三基三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行动融入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指导各地开展了大胆实践,初步形成了适合娄星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的六种路径(类型),奋力走出一条具有娄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依托特色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型”集体经济
娄星区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多措并举,做强“特色”。按照“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持续深入构建“1区3片5村”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农业空间格局和产业发展格局,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双江乡坪底村通过整村流转土地,采取“基地+集体合作社+农户”集聚化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村支“两委”带领党员干部召开屋场会、上门做思想工作,与村民签订协议,将土地流转给村里,由村里承担风险,负责兑现租金,全村土地实现了整村流转。成立娄底市坪底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试点集中连片种植辣椒。2023年,坪底村共种植辣椒140亩,产值可达1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坪底辣椒”被抢购一空。从怀化引进“黄锦蜜2号”黄桃品种(因糖度达到15度,称之为“15度桃”),种植200余亩,努力打造“15度桃”绿色品牌,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又先后种植了150亩黄金李和黄金贡柚,500亩优质双季水稻,养殖走山鸡4000多羽,实现辣椒、黄桃、双季稻、走山鸡、贡柚柰李经果林五大产业抱团发展,使得过去的穷山荒地变成了“金山银地”,往日的“打工潮”变成了“回乡曲”。
万宝镇大树村利用交通便利,风光秀丽,环境幽雅,远离污染源的地理优势,与湖南农大、娄底职业技术学校联手研究桑果种植,在大树村童家冲打造桑葚产业发展基地,种植桑葚400余亩,并进一步挖掘桑葚的附加值,加工制作桑葚干果和桑葚酒,延伸产业链,增加收入。同时,发展鸡、鸭、鹅等养殖产业,打造集养殖场、餐饮、垂钓、果类采摘、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农业体验场所,发展出了具有大树村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预计2023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22万元。
石井镇石井村成立娄底市博长农业合作社,通过筹资募股,发展100亩稻田养蛙项目,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转、土地清表和围网搭建工作,第一批蛙苗已经下田,预计实现村集体增收40万元/年。
发挥资源优势,发展“资源开发型”集体经济
娄星区充分利用特色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特色,整合生态景观、农耕文明、历史传承、民俗节庆等自然和文化元素,开发增收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双江乡新庄村位于省级森林公园——洪家山森林公园山脚,是“红军虎将”贺国中故里。该村依托贺国中故居远近闻名的影响力,以创建全国红色美丽乡村为契机,通过红色文化赋能推动文旅融合转型升级。围绕贺国中故居综合开发,打造省市级红色文化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文化特色村、红色文化田园综合体。依托洪家山森林公园的自然景观和茶马古道的人文景观,采取“屋场+投资商”模式,以红色旅游为主线带动旅游发展,完善科普研学基地;依托圣仙洞,串联红薯种植示范基地打造农耕研学基地。切实做活屋场经济,提升屋场治理能力,新芦峰洞屋场开展了文旅、民宿、特产销售、蝴蝶养殖和中小学生校外实践研学,使之成为茶马古道和洪家山森林公园景区旅游开发的前站,2022年共计接待游客5000人左右,带动集体经济收入约4万元。
蛇形山镇龙潭江村充分利用茶场资源,新建油茶林基地,实施“组上以土地入股、村上经营”的油茶林开发经营模式,生产经营所得利润实行“组上三成、村上七成”的分配模式,种植油茶林苗8000株,充分开发油茶经济价值,预计每年增加10万元以上村集体收入。
盘活集体资产,发展“资产盘活型”集体经济
娄星区通过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村集体闲置的土地、厂房、办公用房等资产,发展种植、初加工、农旅融合等业态,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杉山镇花溪村充分利用曾属恩口煤矿采煤沉陷区的闲置资产、土地资源,以“花溪村”名中之“花”为媒,做好“花的产业”,走出一条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乡贤能人杨柳租用村里闲置的村办小学,成立湖南洛梵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整合资金2020万元,开办农家乐,打造总占地960亩的花溪谷文旅精品景区项目;村委会与该公司合作建设花溪谷食用玫瑰项目,流转土地500余亩,栽培食用玫瑰22.5万株,每年保底分红7万元,且分红金额每5年递增10%;采取“公司+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村企共建花溪谷农俗文化产业园,为村集体增加收入近15万元/年;村委出租闲置“空心房”,引进并开办“花海人家”农家乐;同时打造花溪乡村振兴学堂,以党建引领,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立足生产生活,发展“生产服务型”集体经济
娄星区围绕村域产业化经营,创办多种形式的村级经营性服务实体,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等服务,通过开展购销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
杉山镇桐梓村抓住娄星区智慧农业产业园落址该村的契机,通过整合土地,与农户签订流转合同,将闲置土地或利用不当之地用于智慧农业产业园的建设,致力打造以“生产+加工(流通)+科技”的现代蔬菜产业集群,发展特色农业全产业链。目前(一期)项目5个功能区已基本建成,规划建设面积1520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680亩,露地蔬菜面积800亩,预计年产蔬菜2000多吨,产值可达1600多万元,成为娄底现代蔬菜产业发展和乡村产业兴旺的示范样板。
杉山镇万乐村成立峡山屋场经济合作社,聚集各项传统手工艺人,鼓励大家自主创业,先后成立腊味坊、脱水蔬菜坊、酿酒坊、豆制坊、榨油坊等小作坊,作坊优先以底价采购屋场内群众种养殖的经济作物,通过与“湘村万乐”电商平台合作进行销售,实现了“生产-制作-销售”一体化和屋场、作坊、群众三方互利共赢,带动屋场内群众人均增收2460元。
注重多元合作,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型”集体经济
娄星区通过村集体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土地经营收益最大化。
蛇形山镇姚桥村整合分散的生态资源资产,以“屋场”为单元入股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中经营,把村民变股民,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屋场合作社+经营主体”聚合发展。探索实行土地入股分红、保底租金和薪金创收“三金合一”的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引进农康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筹措资金130余万元,签订15年承包合同,流转土地200亩,建设优质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提好“菜篮子”,发挥长期效益。
杉山镇万乐村利用抛荒地整治契机,将抛荒地、荒山等“边角余料”进行田土整理,对农田进行分片规划,并量化成股金,作为村民的本金入股到万乐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共入股土地530亩,利润分配采取“三三四”原则,即40%用于股份制入股分红,30%用于全村村民福利的发放,30%用来继续生产发展,2023年,与湖南富硅自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全年种植辣椒共计280亩,预计增收40万元左右。
优化资本利用,发展“资本运营型”集体经济
娄星区将村集体历年积累的资金、土地补偿费等货币资产,通过参股经营等方式转为经营资本,获取股金、利息和资产增值等资本运营收入。
黄泥塘街道南阳村充分利用辖区内国有企业涟钢360、湖南煤化新能源有限公司、阳光驾校等大中型企业的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先后引进十多家企业,采取流转集体土地、承包租赁、有偿转让、银行利息等方式为村集体经济创收。
石井镇斗罡村将涟钢环保移民项目的征地拆迁款,通过签订合同,投资入股到具有一定经济实力、持续经营能力较强、市场发展潜力可预期的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实行按股分红,借助对方发展实力实现自身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朱育龙
编辑:罗子依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