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上午,湖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娄底市专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罗子依 实习生 丁欣艺 长沙报道
经济总量突破2000亿元,硅钢产能冲至全国第四!11月5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娄底专场。五年来,娄底这座传统工业城市以打造中部地区“材料谷”为引擎,不仅实现了发展能级的跃迁,更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成功抢占了新材料产业的制高点,让“娄底制造”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综合实力跃升,发展底座更“强”
“十四五”以来,娄底市经济总量迈上2000亿元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人均GDP由2020年的4.3万元提高至2024年的5.7万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幅度居全省第2位。工业企业实力稳步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一千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四年累计增长31.5%。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27.2%,支撑作用愈发凸显。
材料谷起高峰,产业能级更“高”
自2022年将建设中部地区“材料谷”确立为全市“一号工程”以来,娄底在这一战略高地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全市已集聚“材料谷”规上企业521家,预计2025年实现营收2000亿元。通过以湖南华菱涟钢为龙头,推动产业结构从传统资源型经济向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并重转变。
娄底推动硅钢产业从无到有、强势崛起,主导产品成功从粗钢、螺纹钢向硅钢、汽车用钢、高强钢等“三钢”方向延伸。目前,已形成年产450万吨硅钢基板、200万吨汽车用钢、100万吨高强钢的产能,特种钢产量占比突破70.5%。全市硅钢产能已占全国16%,使娄底崛起为中部第一、湖南唯一、全国第四的硅钢生产城市,产业底座日益坚实。
项目投资加力,发展支撑更“实”
五年来,娄底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系统推进“材料谷”产业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两个“500工程”。湖南宏旺、浙湘新材等一大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围绕“三钢”引育“三电一钛”产业,累计签约“三电”项目140个、钛材料项目21个,为“材料谷”注入持久动能。
在基础设施方面,总投资73.75亿元的梅山灌区项目已全面开工;3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桥头河通用机场正式投运,涟水复航、民用机场、高铁等项目稳步推进,“公铁水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正加速成型。
改革攻坚突破,开放活力更“旺”
娄底着力构建高水平开放体系,五年推出568项改革,成功创建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通过上线全省首个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出台降成本“十九条”等措施,打造“找得到人、听得懂话、办得了事”的营商环境品牌,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显著下降。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共引进外资1.9亿美元,并开通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推动“娄品出海”。
民生福祉厚植,幸福底色更“暖”
娄底坚持把民生作为工作着力点,民生支出年均占比约7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0年的2.2万元提高至2024年的2.8万元。在“一老一小”方面,新改扩建中小学130所,增加公办学位2.4万余个;建设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246处,养老服务工作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同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国、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连续3年达标,中心城区空气质量指标持续向好。
展望未来,娄底市表示将继续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加快打造中部地区“材料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娄底新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罗子依 丁欣艺
编辑:李响炮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