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双峰溪口路:“交通+”绘就农文旅融合新图景 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2025-11-07 21:27:06 字号:

双峰溪口路:“交通+”绘就农文旅融合新图景 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陈勇波 娄底报道

在湘中大地的青山绿水间,一条全长15.66公里的沥青公路蜿蜒伸展,它就是连接双峰县杏子铺镇双源村至江口村的溪口路。作为四级县道,这条路不仅打破了区域交通壁垒,更以“交通+”为纽带,串联起生态、旅游、文化、产业资源,让昔日沉寂的乡村蜕变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热土,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路、旅游路、致富路。

123.jpg

路随景建,激活多元文旅资源

溪口路以“路随景建、景随路延”为建设原则,依水府庙水库而建,将湖光山色与公路景观有机融合,打造出“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生态廊道。更重要的是,它像一条“黄金纽带”,串联起“红、古、绿、工、创”多元文旅资源——从承载红色记忆的山斗冲地下党支部陈列馆,到展现非遗魅力的溪砚非遗工坊;从风光旖旎的水府庙水库、雷打石风景区,到充满趣味的涟水竹筏漂流、江口桃花岛水上乐园,再到集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省级溪口旅游度假区,多元景点因路相连,形成了一条覆盖红色教育、生态观光、非遗体验、水上娱乐的文旅精品线路。

124.jpg

如今,溪口度假区已建成龙腾学苑、溪栖星光小岛等特色项目,配套溪口印象、四时闲居等20余家精品民宿,先后斩获“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度假区”“湖南文旅新业态示范基地”等荣誉。中国旅游日娄底主题活动连续3年在此举办,双源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溪口村成为省级重点旅游乡村,曾经“养在深闺”的文旅资源,借由溪口路走向大众视野。

路通业兴,点燃乡村产业引擎

交通的便利,让乡村产业发展有了“加速器”。溪口路通车后,沿线农产品运输难题迎刃而解,五色米、羊肚菌、莲藕等特色种植基地,以及乌骨鸡养殖基地规模达1万余亩,总产值近1.5亿元;闲置农房变身精品民宿,零散采摘园升级为“休闲采摘基地”,溪砚非遗工坊年产值增长60%,“交通+产业”的融合模式,让乡村产业活力迸发。

125.jpg

同时,当地依托公路配套建设8处休息驿站、观景平台,完善标识标牌,构建起“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旅游服务体系。杏子铺镇借此打造“水乡文化IP”,推进旅游码头、涟水河风光带游步道建设,打造20个和美屋场、200个和美庭院,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交通+旅游”的联动效应,让乡村从“过境游”转向“深度游”,产业附加值大幅提升。

路通民富,绘就乡村振兴新篇

溪口路带来的变化,最终落在了村民的“钱袋子”上。公路建设及后续文旅、产业发展,直接带动2万余人就业,双源村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民宿经营、景区务工等渠道,人均年收入增加1.2万元,曾经“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出行困境成为历史,城乡要素流动的壁垒被彻底打破——城市的技术、资本、人才向乡村下沉,乡村的农产品、文旅服务向城市输出,形成双向互动的发展新格局。

如今的溪口路,不仅是一条通行之路,更是一条振兴之路、幸福之路。它以“交通+农文旅”的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了“道路通、环境美、文旅兴、百姓富”的目标,为双峰县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湘中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来源:红网

作者:陈勇波

编辑:刘丹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