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村高科“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现场。
谢军轩正在介绍光伏发电情况。

沼气发电项目现场。
红网娄底7月4日讯(记者 毛艺汉 通讯员 谢伦宏 陈湘峰)“这个项目建成后,可年处理畜禽粪便14.6万吨,年生产车用燃气712万立方米。” 7月4日下午,来自全省各市、区、县农村能源系统的200余人,浩浩荡荡来到万宝镇儒阶冲村湘村高科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观摩,湘村高科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文莲指着一个正在建设的“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项目娓娓道来。
湘村高科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从事湘村黑猪产业化开发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的“生态养猪—猪粪制沼—沼气提纯成燃气—沼渣制肥—沼液种菜—肥料种菜—青饲喂猪”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得到了前来参观人员的一致好评。
“沼气、太阳能光伏发电,现在每年可产生效益达70余万元。”在娄星区蛇形山镇枫石村,金源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军轩指着一个个农村能源再生项目跟前来“取经”的人员兴奋地说。该公司因地制宜,场内的沼气、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有机肥料加工厂,有机蔬菜种子基地等,一套完整的现代化农村产业链,标准化的现代农村种养结合模式得到大家的点赞。“现代农村需要的这些的项目来改善环境,持续发展实现共营!”现场一名来自湘西的农村能源办工作人员如实地说。
2016年底,娄底市累计建设大型沼气工程35处,中型沼气工程302处,小型沼气工程1839处,户用沼气池8.7万户,后续服务网点428处。累计建设城镇污水净化沼气池316处,乡镇级微型水电站32处,村级微型水电站36处,推广太阳能热水器4.2万台,太阳能路灯15200盏,推广省柴节煤炉灶70多万户,总投资达15.9亿元。
近年来,娄底市把农村能源建设作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生态工程、促农增收的富民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清洁工程来抓,全市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每年折合标准煤达10万吨,直接受益人口达130多万人,其中农村沼气年产量3553.8万立方米,折合标准煤2.5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17.4万吨,减少20%以上农药化肥施用量、改良土壤35万亩,处理粪便污水每年达525.6万吨,每年直接为农民、企业增收节支达1.35亿元。如今娄底农村能源再生已呈现出 “加速发展、多能互补、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编辑/袁雅琴)
作者:毛艺汉 谢伦宏 陈湘峰
编辑:谭卫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