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荣华乡鹊桥与过街亭的前世今生

1.jpg

2.jpg

荣华乡的过街亭和鹊桥位于雪峰山下资江河畔,群山环抱,与大熊山毗邻,是茶马古道必经的驿口。一条乐安江,起源于大熊山,贯穿过街亭、鹊桥进入资江,江水就像一根玉带,过街亭、鹊桥就是玉带上镶嵌的二颗明珠。

曹船属荣华乡鹊桥村,曹船背靠山丘,面对资江深水水域,本无船可言。曹船本是漕船,史书记载,古代无陆地运输,只能利用水道转运粮食与货物。古时官府从水路运输粮食供应京城,官府运输叫漕运,运输的船叫漕船。而漕船的命名与漕运不无关联,因为漕船是安化新化茶叶的出口处。当时漕船码头有四个货栈(又可叫转运站)经营夹板纸和茶叶的堆放,货栈生意红火,上半年堆放茶叶,下半年堆放夹板纸。有四个堆站堆放茶叶,应该说是产茶的高峰时段了。

8.jpg

过街亭属过街村,过街亭的街道建筑耐人寻味。亭本是有顶无墙供人休息的建筑物,而过街亭的建筑确是如此,屋前都有过亭,并安有简易的供人坐的揽凳板,但又有街道、客栈、商店,有商业行为、有街市的原始形态,街与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命名为街亭是再好不过了。可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尽管街亭这个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凡是从东边来的村村寨寨的人都必从过街过,也是安化茶叶出口必经之地。不能阻隔,禁止通行,而应是畅通无阻,于是几经族老商権,在街亭前加个“过”字,于是地名成立过街亭,通过街亭运茶到漕船,成了通道。又在街亭一侧圈起四丈见方的马厩,方便茶客马帮。人歇息,马喂食料,几乎成了驿站。到了谷雨后,过街、鹊桥两地挂牌收购红茶,裕隆茶號一年可收购近百吨茶,当时过街亭和鹊桥热闹非凡,繁华辉煌。

5.jpg

走读过街亭,到处都能读到历史的沧桑。刘家湾、腊山湾、观音阁、三重堂、辉武门等,随处都可以领略到当年的辉煌。乐安江上有两座石拱桥,一座叫乐安桥,一座羊古桥。它们就像两条飞虹,横跨在低吟浅唱的乐安江上。在羊古桥边,还依稀可见小巷里康熙年间建成的刘氏祠堂。连接到羊古桥小巷,由青石板铺成,一块块从山里背来的青石板,是这里纵横交错的血脉。

6.jpg

走看过街亭,满眼是陈年的砖墙和古朴的木板门槛。我看见了当年先辈们牵着马驮着货从这里穿过的痕迹,我听见了先辈们途径茶马古道清脆的吆喝声。两侧的木屋是大面积的木板,让我仿佛穿行于封闭的船舱里,岁月是其中最多的存货。

满眼看去,时间保留下来的木纹,鲜亮得像未被碰触,也从未渗漏的汁液。我从木板的缝隙间,看到房屋外面河流的反光。入夜,那临江窗户中的灯光就像星光在水上闪烁,那座座楼房倒映在清流之中,宛若水底龙宫,美丽动人。

3.jpg

由于木构建筑多被破坏,有越来越多的新式房屋穿插于其间了。他们是过街亭的“异己分子”,混迹于历史悠久的老式住宅里,显得形迹可疑。从临水的一面看,它们的身份暴露无遗。远远望去,它们就像蹩脚的后人在古画的破旧部分添补的败笔,令人不能忍受。   过街亭,是溆浦、新化、安化的大市场。人们身着盛装,双肩上背着特色的背篓,有的挑着竹制的箩筐,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墟场,来购买家用货物。铺面上,摆满了各色各样的精制竹品,形成了独具乐安冲特色的竹艺文化。在这里,随处看得见山里人的憨厚,他们实打实报价,说买就买,不过多地讨价还价。

12.jpg

过街亭有着古老的历史渊源,这里有古树、古寺、古街、古墙、古楼,有奇山、奇石、奇水、奇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是奇人辈出的地方,有革命先驱陈天华、革命烈士方荣华……人杰地灵的荣耀,成就了过街亭神圣的文化风景。

在过街亭,你看到的不只是这里的青山绿水,不只是那独特的风情,更有那方土地上坚韧、勤劳和纯朴的人们。

13.jpg

看尽世间繁华,洗去岁月铅华。荣华乡过街亭与鹊桥的喧嚣终究在历史中沉寂,褪色成黑白底片,但其深厚人文底蕴正在逐步显现出璀璨的光芒。

(苏先初 刘雄/文  影子/图)

来源:红网

编辑:袁雅琴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rednet.cn/content/2018/08/17/42543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万宝新区
  • 重要新闻
  • 平安娄底
  • 乐游娄底
  • 质量娄底
  • 治超
  • 公示公告
  • 时评
  • 专题
  • 国内
  • 区县(市)
  • 部门
  • 经济
  • 民生
  • 活动
  • 商圈
  • 红视听
  • 汽车
  • 房产
  • 企业
  • 健康
  • 教育
  • 发现娄底
  • 文化
  • 时政
  • 融媒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娄底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