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质为上,惠及乡邻”,看湖南湘潭一个老字号如何成为行业名片

从清朝末年走来,经历民国战乱,走过新中国成立后的公私合营,历经1979年的改革开放,再到今天规模化背景下的激烈竞争,湘潭平政街163号有家百年槟榔老店“张新发”,走过风霜雪雨,坚守与传承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以“质为上,惠及乡邻”的初心沉淀了一个经历百年仍然熠熠生辉的湖湘品牌。

2020年初,一场疫情,让全国上下揪心不已。张新发作为一家湖湘本土企业代表,第一时间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捐赠1000套防护服、12987个韩标KF94口罩,助力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湘潭县医院与湘潭市中心医院公共临床医疗中心等前线抗疫。张新发还积极组织公益活动,为环卫工人、的士司机及外卖送货员等户外工作者免费发放10万“口罩+槟榔”的爱心公益礼包,致敬“城市守护者”。

品质,是品牌之魂;责任,是企业之本。张新发百年传承史是一本历经风雨的历史之书,值得细细品读。

1905年,“张新发”槟榔创始人张雪霖在湘潭市平政街163号(九总)开办药铺,长年进出槟榔,但当时他仅将槟榔视作药材。直到清末时期,湘潭将食用槟榔作为交友、待客的珍贵之物,深受大户人家喜爱,从而发现其中商机,便决定开始做槟榔生意。张雪霖对槟榔的要求是极高的,取料上乘,果形需匀称饱满,再加上祖传的秘制配方,使其肉质鲜嫩、口感醇厚、劲道十足,且嚼后溶渣,能让人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1925年,张荣生子承父业,开始参与自家门店经营。太平时期,他组织族人扩大门面;战乱时期,关闭店铺,依靠居家老宅、邻近熟客维持生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新发”便加入了当时的工商联,成为“胪陈业”的一种。胪陈业,即当时槟榔等杂货店铺的汇总名称。由于历史悠久、品质上乘,1958年湘潭县人民政府还向“张新发”授予“槟榔大王”荣誉称号、颁发了“槟榔大王”的牌匾。

1951年,湘潭槟榔行业从业代表齐聚一堂,探讨槟榔传统工艺,与会代表一致认同张新发是最具历史传承的经典工艺。两年后,刚步入中年的张荣生逝世。其妻唐桂贞携其子女继续经营“张新发”门店。

湘潭槟榔从业代表探讨槟榔制作工艺

1994年,唐桂贞老人去世,“张新发”门店从此分散经营。张荣生、唐桂贞的小儿子张学高先后在平政街、九汇对面,从事“张新发”槟榔门店经营,并做工商登记。而张荣生、唐桂贞的大女张颖一直居住在“张新发”老址平政街163号,虽为人民教师,但因自小跟随母亲做槟榔,祖传的家业,所以一直利用课余在家坚持做作坊式槟榔加工买卖的生意。曹希宁,张荣生、唐桂贞老人的女婿,于2004年申请“张新发”注册商标,2006年成功注册,并在此前后,在湘潭市岳塘区鸭雀塘社区经营“九总张新发槟榔店”。罗明、罗亮,张颖的儿女,也在湘潭市高新区建设中路福星花园35号经营“张新发”槟榔店。

为更好的发展“张新发”槟榔品牌,传承“张新发”门店槟榔精髓,2012年,皇爷食品董事长张刚强先生正式接手成为百年品牌“张新发”第四代传承人,将湘潭传统门店槟榔制作工艺,结合现代消费需求,在工艺上保留了张新发传承百年的秘制配方和至臻经典的口味,把“张新发”推广到全国各地。

张新发线下门店

张新发槟榔制作技艺,是目前中国槟榔行业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和传承好这项非遗,张刚强带领企业坚持变与不变的融合,坚持传承与创新的融合,坚持非遗文化和非遗产业化的融合。有百年历史的百年老字号非遗,一定是有灵性的。“质为上,惠及乡邻”,这是“张新发”老辈传下来的家训,是核心精神。作为槟榔行业标杆,且至今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非遗老字号,张新发的非遗文化传承与产业化发展之路值得学习借鉴,它不仅仅是一个槟榔品牌,更是中国槟榔文化、工匠精神的名片载体,是品质、态度与创新精神的湖湘精神的完美呈现。

来源:网易

作者:吴志

编辑:李革革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万宝新区
  • 重要新闻
  • 平安娄底
  • 乐游娄底
  • 质量娄底
  • 治超
  • 公示公告
  • 时评
  • 专题
  • 国内
  • 区县(市)
  • 部门
  • 经济
  • 民生
  • 活动
  • 商圈
  • 红视听
  • 汽车
  • 房产
  • 企业
  • 健康
  • 教育
  • 发现娄底
  • 文化
  • 时政
  • 融媒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娄底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