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峰:心中有百姓 帮扶更实在

红网时刻通讯员 罗江 李远根 娄底报道

双峰县走马街镇万溪村由原九溪和万福村合并,共743户2338人,其中贫困户70户178人。自2017年县文旅广体局驻点帮扶该村以来,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落实项目建设的同时,全局36名干部职工与各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汇演了一曲倾心帮扶奉献的“大合唱”。

结对帮扶强信心

在低保贫困户胡冬林的新居里,其母满面春风:“没有工作队的帮扶,我家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县文旅广体局副局长肖巍说,精准帮扶重点是做好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随时解决贫困户所遇所盼问题,助力迈过一道道难过的坎。

现年39岁的胡冬林因受伤干不得活,12岁的儿子有残疾,妻子提出离婚,加上70岁的父亲得病,本已贫困的家庭更是霜上加雪、苦不堪言。“儿子对生活失去信心,整天不是喝酒就是睡觉,事情也不做,真是急死人。”胡冬林母亲双手一摊,无可奈何地说。

“为了使胡冬林恢复生活信心,镇领导、联村工作组、帮扶工作队、帮扶干部、村支两委‘五级联动’,上门走访慰问,做思想工作,最终思想通了,人也变得活泼勤劳了。”县文旅广体局副局长王德阳说,“我们联系娄底市新辉劳务公司,安排胡冬林在广西建筑工地当货车司机,包吃包住,每月7000元工资,3年不到,就将旧房子变成新房子,由贫困户变成富裕户了。”

住上“别墅”真舒心

“新房子100平方米,3室2厅1卫1厨,宽敞明亮,住着真舒服。”在该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39岁的胡瑞庄非常开心:“要不是帮扶工作队和张镇长的关照,哪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胡瑞庄搬迁前,住在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3间平顶屋里。他1997年初中毕业后,拜师学艺,成了一名泥水匠。2003年结婚,妻子因病落下2级残疾,里里外外全靠他扛着,压得他喘不过气来。2014年,他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评为低保户,2018年成为易地搬迁户和镇长张晨的帮扶对象。

“2019年7月1日,全家从2公里外的破房子搬进了安置区的新‘别墅’。帮扶工作队送来米、油、家具、生活用品和慰问金,我全家人心里暖暖的。”胡瑞庄笑着算起了帮扶账,“每年合作社入股分红600元,低保费每月1120元,妻子有残疾人两项补贴,小孩读书有教育扶贫补贴,种田有地力扶贫补贴,外出打工有交通扶贫补贴等等,自己干泥水工每天有200元工资,累计全年收入突破6万元,日子越过越好,2019年顺利脱贫了。”

“像胡瑞庄这样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全村共8户,补助资金152万多元;危房改造44户,补贴资金75万余元,真正做到危房应改尽改,易地搬迁应搬尽搬,彰显了党和政府对贫困户的关爱关心。”县文旅广体局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局长胡雄志说。

土特产成了抢手货

“2017年村里进驻帮扶工作队以来,此前默默无闻的土特产成了抢手货。”村总支书记李夫田说,“主要是帮扶工作队实施消费扶贫惠民展销行动,让土特产变成了一张张钞票,大受农民欢迎。”

说起消费扶贫,贫困户刘雪辉激动不已:“今年5月25日,村部举行消费扶贫农产品集中展销活动,辣酱、菜籽油、花生等农特产品吸引了客人的眼球。”他边回忆边说,“我家5口人,儿子、儿媳都外出打工去了,留下孙子由我照管,因患类风湿多年,行走不便,只能在家种点菜,喂点鸡,维持生计。搞活动的那天,我带去的鸡蛋、小干鱼、干豆角、萝卜条等,被顾客抢个一干二净。尤其是1000个鸡蛋卖完了,解决了大难题。你要知道,这1000个鸡蛋是我平时一个个断断续续聚起来的,存放时间一长,就怕变质,好担心啊。”

“4年来,我局在村里举行了8场消费扶贫农特产品展销会,还运用电商、微商等平台,销售村民各类农产品20多种,销售额达20多万元。平时全局干部职工对结对帮扶‘亲戚’家的土特产更是优先助销,解决了贫困户农产品的售难问题。”县文旅广体局局长肖卫平介绍,帮扶工作队员心中有百姓,才能真心实意帮百姓,才能帮扶全村整体脱贫出列,让贫困户实实在在享受到党的扶贫政策带来的“红利”。


来源:红网

作者:罗江 李远根

编辑:周杰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rednet.cn/content/2020/10/16/848883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万宝新区
  • 重要新闻
  • 平安娄底
  • 乐游娄底
  • 质量娄底
  • 治超
  • 公示公告
  • 时评
  • 专题
  • 国内
  • 区县(市)
  • 部门
  • 经济
  • 民生
  • 活动
  • 商圈
  • 红视听
  • 汽车
  • 房产
  • 企业
  • 健康
  • 教育
  • 发现娄底
  • 文化
  • 时政
  • 融媒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娄底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