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纪念馆内景。
5月13日上午,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湖南,有两片彰显共产党人人格力量、散发着“道德芬芳”的“芳草地”倍受关注。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达哲率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前往任弼时同志故居和纪念馆、许光达故居,围绕“学史崇德”主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第三次专题学习,并主持召开研讨会。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道”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光明前途、美好未来,我们学习党史,是为了更清楚我们的来路,瞄准我们的未来,才能在“道”的路上行稳致远。当然,我们要走好我们的“大道”,尤其需要做到“学史崇德”,让“德”成为滋养“道”的重要力量,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通过前往任弼时同志故居和纪念馆、许光达故居,我们在鲜活的人物身上感受到他们的“德”,唯有体悟道德风范,才能见贤思齐,以他们为“明镜”,照亮自身的修德之路,不断擦亮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
在修身中明大德,始终坚定政治立场。德是考验干部的重要“导航仪”,每一个人都要有“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的理念,才能始终把德的修养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我们很多人知道许光达的“三让”,其实还有“三争”,即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争着干革命、抗日战争爆发后争着回国抗日、在延安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风生水起时争着上前线。在“争”字之中有大德,在“争”字之中我们看到了一名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灵魂,始终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在革命事业需要的时候,不惧危险、不畏生死。
在修心中守公德,以天下为公为己任。任弼时和许光达都是湖南红色热土中的两片“芳草地”,不管是任弼时的“三怕”,还是许光达的“三让”“三争”,都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以天下为公为己任的赤子情怀、天下情怀,他们的公德不仅让自己闪闪发光,更是为更多的人坚守心中的信念、不忘初心指引了方向。通过任弼时和许光达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他们服务人民、敢于奉献的优良作风,要始终坚持“天下为公”,当好一方群众拥护和信任的“父母官”。
在修行中严私德,公私分明不掺私情。官德的做事标准是:“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说到底就是要实事求是,不空谈、不务虚、公私分明。在湖南这片红色热土中,拥有高风亮节的共产党员还有很多,毛泽东要求子女拥有四项“特权”、黄克诚“三不准”、徐特立“三不要”、林伯渠“约法四章”等,每一个要求的背后都是在修行中严守私德的典范,在行动中清廉、谨慎、勤勉,用良好的家风推动良好的政风,营造良好的社风,推动崇高道德精神延续,让道德的力量在新时代发挥出更积极的推动作用。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崇德自然也不能空谈。回顾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这些崇高道德、优良作风、革命精神,才能更好地把根扎进泥土、深入群众。崇高道德品质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发酵,必将厚积薄发,迸发出强大的力量,照亮我们这个时代,树立新时代的道德风向标。
来源:红网
作者:婧蓝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