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公镇石龙村村支两委的“娘子军”。
今年5月,孟公镇石龙村第十届村民委员会顺利完成了选举。这是三个村合并后的第一次村民委员会选举,村民们都充满期盼。
选举结果一出来,令村民们大吃一惊:5名村委人员,全部是清一色的女人,且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其中最小的28岁,最大的也只有50岁。
加上村支部书记刘桂花和村扶贫专干刘梅花两位女性,石龙村村支两委人员,是一支名符其实的7人“娘子军”。
一
现在的石龙村,由原石龙村、新岩村和太平村三村合并而来。
全村3168人,6个村民小组,党员95人,其中最大的82岁,贫困户133户311人。
“思礼溪的耍,王爷山的打。”石龙村正是王爷山地区的核心地带,习武成风、民风刁悍。下至呀呀小孩,上至白发老人,在拳脚功夫上,都会几下子。
以前,这里曾流传这么一句话:“村干部是打出来的。”可见,没有两下子,你是很难当得了一个村的“掌门人”。
对于人口这么多,且民风刁悍的一个村,柔弱的女人能否真正“当家”,曾在村民中引起广泛反响。
但两个月来,这支看似柔弱的“娘子军”,却用她们“女汉子”般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们的理解、认可和支持。
“娘子军”们履职后工作现场。
36岁的村支书刘桂花是上一届原石龙村的村主任,虽然有足够的农村工作经验,担突然接手这么大的一个“摊子”,心里也没有足够的把握。
没有把握,就学。村委会换届选举完成后的第一个星期,刘桂花便带领村主任陈腊娟、村文书陈谢辉和两名村民代表,赴吉庆镇油溪桥村学基层党建工作先进经验。
学成归来,再加上对村民近两个月的走访,一张初步的发展“蓝图”在她们脑海中开始形成。
“这一片可发展稻田养鱼,那一片可种植莲藕。临山的那一片,可建葡萄或者蓝莓基地。山里的那个岩前洞,也可借乡村旅游的东风,进行适当开发……”
尽管这还是一张“蓝图”,但已经令村民们开始刮目相看了。
除了有清晰的发展方向之外,最令村民们满意的是这支“娘子军”的做事风格。
村民们说,以前村干部做事,是“嗖、嗖、嗖”的,现在的这支“娘子军”做事,是“嗖嗖嗖”的,雷厉风行,一点比不比男人们差。
二
一支“娘子军”,当这么大一个村的排头兵,看似风光无限,其实,累、苦和辛酸,却只有她们自己知道。
今年来,是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的关键期。
“娘子军”一上任,便紧锣密鼓地投入到了这场攻坚战中。进农家,入地头,忙得不亦乐乎。
村里有一些院落比较偏远,又全是土路,“娘子军”们便组织了一支摩托队,早出晚归,结队而行,煞是“威风”。
“娘子军”们为提高工作效率组成铁骑队
最累最忙的时候,刘桂花一家的晚饭,有一个星期没有“开伙”,老公与两个女儿只好全家挤到村主任家吃。
老婆当了村官,老公们也不能闲着。
石龙村有一部分临街,店铺林立,但垃圾处理却是大问题。
以前,村里的垃圾是100元一天请人收集的。但干了一段时间后,无论如何也不干了,村民们对此怨声载道,垃圾乱堆,导致街道两旁经常臭气冲天。
老婆们当了村官后,这份苦差事,便自然而然落到了这些“娘子军”老公们的身上。
村支书、村主任和村文书的老公们组织了一辆垃圾运输车,免费为村民们收集垃圾。
村文书的老公当司机,村支书的老公在车上分捡垃圾,村主任的老公则是垃圾车下帮村民们递垃圾。沿路收下来,至少要前半天的时间才能收完。
当得知“村官”的老公们免费为大家收集垃圾后,村民开始主动把垃圾分好类,并自觉在路边等候垃圾车的到来。
“要不是老婆当了村支书,这个鬼东西,打死我也不会做。”刘桂花的老公陈文在当地曾经也是一个“风云人物”,亦邪亦正。
但自从当了“村官”的老公后,他开始慢慢改变自己。
他知道,如果自己做得不好,老婆在村民们面前肯定也抬不起头,挺不起身,更不说做事了。
三
石龙村地处孟公繁华地段,看似繁荣,实则没有一分钱的集体经济收入。
因为不是贫困村,很多扶贫政策享受不到。
村里办公经费紧张。“娘子军”一合计,各家从自身腰包里掏出几百元钱,买了新电脑、打印机,自己学着动手打资料、做表格,一下子为村里节约了几千元。
没有钱,谈村里发展,是一句空话。为此,“娘子军”们千方百计从身边朋友、亲戚中找致富信息、寻产业方向、摸市场渠道。
刘桂花便从湘潭一位朋友中找到了再生稻的种植方法。今年自己试种了5亩。“等我今年成功了,我就邀请贫困户试种,如果大家觉得可以,再向全村推广。”
石龙村村办公室,有一间图书室,里面大多是农村种养殖方面的书,空闲的时候,刘桂花便组织“娘子军”学习。
由于村子大,人口多,转一圈下来,一天时间就过去,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极少。
“你这么忙,再不管我,我很快都要高中毕业了。”刘桂花14岁的女儿今年初中毕业,母女俩平时很少说话,对于刘桂花当选村支书,她总是拐弯抹角的“抱怨”。
每当说起这事,刘桂花就心里酸酸的……
(红网新化分站 袁晓辉/报道 袁雅琴/编辑)
来源:红网娄底站
作者:袁晓辉
编辑:谭卫丰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