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娄底站记者 袁雅琴 方祥文 实习记者 危倩漪 报道
在涟源,有这么一家面馆,来这里的客人没人招呼,要吃面,自己去厨房排队,先交钱,面下好后,“来端面!”老板一句吆喝,自己去灶台端,如果不懂规矩,那就肯定没有吃。老板对谁都这个态度,来或不来,吃或不吃,都随你。
二两面,些许葱花,再加上点肉丝,满满猪油香,面条略带嚼劲,就是这样一幅傲娇的模样,活在蓝田人的内心深处。
记者来到了涟源蓝田老街,顺着当地人的指点,寻找这家不一般的面馆。不远处,一座三孔青石板桥横跨涟水河,据说这就是蓝溪桥,始建于北宋,道光五年重建,桥长33米,桥南面是光明街,登24级台阶上桥,北边就是中山街。
面馆坐落在蓝溪桥南边的桥头,以桥命名。青瓦红砖的老房子,门脸上“蓝溪桥面馆”“仅此一家 别无分店”图文并茂的大招牌,配上大红喜庆的迎客对联,特别惹眼。
早上,吃面的客人走了一拨又一拨,桌上的吃完的汤碗还来不及收,新的客人又来了。面馆不大,四五张木桌子罩着塑料桌布,配上几条方凳子,简单的陈设,甚是简陋。餐桌上没有任何调料,店里也没有一次性餐具,吃面用的筷子,是现在城市里很难见到的红竹筷子,筷子放在一个筛子里,顾客取出后放开水中一烫,便可开始吃面。
店里只有两样面食,一个是肉丝面一个是“吊”,“吊”是一半面条一半馄饨,当地人说“吊”比肉丝面好吃。如果觉得肉丝面太素,顾客可以去桥边的市场买点肉或猪肝,到面馆来加工。
面馆的厨房比较大,三四个阿嫂不停忙碌着,切肉,下面,洗碗……虽然人多拥挤却又井井有条。
面馆老板告诉记者,这里的面条特色就是原汁原味,汤料是前一天晚上熬出来的新鲜骨头汤,油是新鲜肥肉炼成的油,面是自制的手工面,除了油盐加点葱花,不放任何调料。
如果当天的食材用完了,就意味着要打烊了。“平时我们每天都要卖出三四百碗面,到下午1点钟左右就关门了!”老板说。
上午9点半,厨房的手工面卖完了,店老板赶忙往楼上跑,记者跟了上去。面馆的二楼是小仓库,墙角摆放着面粉和一台做面条的机器。店老板熟练地将半袋面粉倒入一口大锅内,加水,然后开始和面。差不多成团后,就开始用机器压面,反复几次,最后成型,一把还带着热气的面条搭在竹条上,很快被送进了厨房,很是新鲜。
“面馆每天要做100斤面粉的手工面,”店老板说,“手工面的成本比超市买的碱面要高,特别是和面很辛苦,但味道好,有嚼劲,客人吃着放心。”
记者在店内遇到一对年轻夫妻领着不到两岁的孩子来吃面,夫妻俩都是涟源人,从小就喜欢来这里吃面,一直保持到现在,如今孩子也喜欢这一口。面馆对于他们夫妻来说,还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我们领结婚证的那天,拿到证后,特别高兴,专程跑到这吃一碗面,算是见证我们的爱情吧。”小夫妻笑着说。
在厨房,三米宽的灶台,依旧烧着煤火。一口小锅里,新鲜的猪肉罩子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让人食欲大振;两口大锅在火上沸腾,下面、翻滚、捞面,动作一气呵成,煮面的老人是老板肖柏青,从容光焕发的年轻媳妇变成了老太婆,她在这灶台边一站就是39年,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下至一两岁的孩子,几代涟源人都吃过她煮的面。
肖柏青告诉记者,今年她已经74岁。早在几年前,面馆生意交给儿子和媳打理,每天早上8点至10点,面馆最忙的时候才过来帮帮忙。
肖柏青老人回忆,1978年,蓝田居委会砌好了这房子,在供销社工作的她接受领导安排,来这里开面馆做早餐。计划经济时代,大家用粮票或是用米换面,二两米换二两面,生意就很火爆。直到1985年,肖柏青承包下面馆,每月上交60元开始自己经营。
“最开始我的面才卖1毛8分钱一碗,慢慢涨到5毛,1块,……到5块,现在也就7块!”肖柏青老人笑着说。
老人很朴实,没有炫耀自己的烹饪水平是如何的好,更没有卖关子似的吹嘘自己有什么祖传秘方。可见,蓝溪桥面如此受蓝田人喜爱,原汁原味的鲜味道是最为真实的原因。
蓝溪桥面馆有着快40年的历史,无论是生活在这座古城,还是身处异乡,这里都是几代蓝田人抹不掉的记忆。在蓝田人的心中,桥和面已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到桥边,吃一碗面,或许吃的是一种乡情。(编辑/谭卫丰)
来源:红网娄底站
作者:袁雅琴 方祥文 危倩漪
编辑:谭卫丰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