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喜红正在水田里采摘莲蓬。
编者按:见到他们,离乡背井与他们无关。他们创业的激情和火热的生活,一次次打开记者眼里的乡村图腾,那里有原野乡村、愚公移山、男耕女织……也有现代鸡舍、网红哥哥、新西兰村庄……,他们坚韧勤奋、朴实可亲、智慧有志向,他们互帮互促带动一方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娄底移民人家,正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近期,娄底市移民局联合红网娄底站陆续推出娄底乡村振兴“四季歌”移民人家篇系列报道。
红网时刻记者 李响炮 通讯员 曾阳平 摄像 方祥文 报道
炎炎夏日,高温炙烤,新化县桑梓镇西江湾村移民曾喜红打着赤脚在水田里采摘莲蓬,忙于劳作的他,顾不得去抵挡一下骄阳的灼热,被晒得黝黑的皮肤见证着辛劳。
“新鲜莲子的保鲜时间短,一般都是客人来上门预订,来农庄消费的客人还等着呢。”曾喜红一边采摘莲蓬,一边乐呵呵地与记者搭话,脸上溢满了幸福的笑容。
为生计“走出去” 曾木匠在外漂泊15年
西江湾村是水淹库区村,山多地少。以前,许多村民因生活所迫,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曾喜红就是其中一位。
对于农村来说,当时理想的职业就是学门技术活,经过师傅三年的指导传授和自己刻苦钻研,曾喜红成了家乡有名的木匠。
1995年,曾喜红与本镇田庄村阳佑云结为夫妻,在舅舅的帮助下,来到江西九江开了一家木工作坊,从事家庭装饰行业。曾喜红做事向来认真仔细,生意越做越好,小俩口很快过上了小康日子。
从事家庭装饰行业,会频繁接触各行各业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江西省永修县易家河村温泉山庄装修的日子里,曾喜红看到周边漫山遍野的果林硕果累累,身在其中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当地农民的幸福指数特高,这让漂泊多年的他内心泛起涟漪。
“要是我在家乡也有自己的果园、农庄多好啊!”2007年回家的时候,曾喜红留意了家乡西江湾村荒弃的园艺场及周边的荒山地,经过考察发现,这些山地非常适合种植经果林,他心里的梦想由此慢慢萌芽。
曾喜红与表妹为等待的客人剥出鲜嫩的莲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为梦想“凤还巢” 曾老板返乡当农民
真正让曾喜红下定决心返乡创业的是2009年初夏。“端阳节的时候,听说我们西江湾村松山湾申老板的优质杨梅卖到了30元/斤,还得预订,这让我非常振奋!”曾喜红认定,种植杨梅既是发家致富的好路子,又能圆自己的果园梦想。在朋友的带领下,他来到松山湾杨梅山庄,眼见事实,比想像中的更好。
2009年底,已经在外当上小老板的曾喜红回到村里,在村支两委及组长、村民代表的支持下,首期流转了村园艺场,试种了1200株优质乌梅树。由于精耕细作,管理到位,树苗长势良好,得到了新化县移民局各级领导和技术员的充分肯定。油溪桥村村支书彭育晚也曾开着大巴带领40多位村民前来参观、学习。
试种很成功,曾喜红信心更足,意志更坚定了。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去各地杨梅基地学习取经。曾喜红通过新化县移民局的安排,先后在湖南商学院、湖南农大、浙江、山东等地学习。
2011年至2014年,曾喜红在原有的山地上又流转了伍家山、丘山坳等荒山上种植乌梅、东槐8000株,蜜柚400株。由于技术好,管理得当,2014年,首期种植的乌梅树开花结果了,品质优良,如今都已进入盛产期,经济效益良好。
因多方培训,勤学钻研的曾喜红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又开始了养殖业发展。2013年2月,他对园艺场旁边的彦家山塘进行塘堤维修,硬化加固,山塘清淤,不仅增加了山上杨梅树抗旱的蓄水功能,还有效缓解下游农田的防洪与灌溉问题,并当年产生了可观的鱼类养殖效益。
2015年2月,他又同村民流转了邬家岭、横冲坳、张家湾、茅材山4处荒山地,从新化县三湾苗圃场引进优质湘林油茶19000株,经过三年的精心培育,现已开始进入投产期。
2017年又发展荷花种植,龙虾、泥鳅等水产养殖20余亩,并向周边推广发展优质稻,2018年2月又扩种红心蜜柚1500株,60余亩,锦绣黄桃2500株,打造一个集采摘、垂钓与观光旅游的休闲农业场所,荣获“县级示范家庭农场”、“湖南省4A休闲农庄”荣誉称号。
曾喜红与新化县移民局、桑梓镇移民站工作人员在自家农庄前合影。
安居乐业家庭和睦 拼搏中享受快乐
曾喜红在改变自身命运的同时,始终心怀感恩,从自己的经果林种植经历中总结出一套科学、高效、安全的种植技术,无偿传授给周边村民,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帮扶周边村民进行规模化种植,推动10多户贫困户发展油茶、杨梅种植。近年来更是出资出力,完善周边道路建设,水渠维修,山塘加固,绿化美化环境。
“奋斗的人生最快乐,劳动的果实是最甜美的!我勤劳致富给自己带来快乐,跟我一起的人也会快乐、幸福。”曾喜红说,移民最重感情,虽然母亲文化水平低,但特别重视老祖宗的家风传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她最常告诫的是,做人要有善心、爱心、诚信。
这些简简单单的家风,使曾喜红受益匪浅。夫妇俩特别重视孩子教育,他们生有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均知书达理,儿子毕业于湖南警察学院,现已分配到新化县公安局,女儿就读于湖南交通工程学院,而自己是优秀党员家庭户。“我把产业做好,家庭和睦,邻里和睦,就是造福于民,这是我努力的方向,也是我追求的梦想和目标。”曾喜红说。
来源:红网
作者:李响炮 曾阳平 方祥文
编辑:李梅花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