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双明把卷宗有关资料录入电脑里。
红网时刻记者 李梅花 摄影 方祥文 娄底报道
娄星区交调委驻交警直属一大队人民调解室自2015年成立以来,交通事故纠纷案件量逐年上升,2018年新收案件1300余件,调解员年人均结案量达300余件。
这里的调解员工作状态是怎样的?近日,红网记者来到该调解室,现场体验他们是如何化解道路交通事故民事纠纷的。
3月14日负责接访的是接待室主任王双明,一位有着4年调解经验的调解员。
“昔日剑拔弩张今天握手言和”“真心实意为民解难 握手言和春风化雨”……走进接待室,写有诸如此类褒词的牌匾挂满墙面,很是醒目。
王双明在调解纠纷。
“请交通事故双方进来!”王双明说,接访室本是从早上8点正式接访,但一般7点多,等候区里就坐满了人。来访人手里大多攥着个袋子,里面装着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诊断证明等各种材料,厚厚一沓。
当天,王双明受理的是一桩已调解了3次的交通事故纠纷。“只要双方达不成调解协议,我们就要不断和他们来回沟通。”他告诉记者说,去年10月6日,市民杨某某驾驶小型轿车从涟源市白马镇孙家桥村往浆溪村方向行驶,行驶至白马镇罗坪社区公路地段上坡时,因安全意识淡薄,与市民刘某轩驾驶的摩托车相撞,造成摩托车上的乘客刘某英受伤,两车不同程度受损。
之前事故双方因赔偿金额有争议,一度陷入僵局,经过调解员多次约谈双方当事人,认真对事故过程进行还原、对刘某英伤情进行询问、组织听取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赔偿款验算,并与杨某某耐心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双方矛盾渐渐缓和。
“把医疗费的发票整理一下,将总损失计算出来。”王双明对受害人刘某英的代理人说。说完,他转头又向杨某某说:“怎么算,这个赔偿金额都已经很低了……”整个调解过程,王双明循循善诱,讲法理、说道理、通情理,10多分钟后,双方当事人显得心平静和,听从调解员的安排办理手续,签定赔偿协议。历经5个月之久的案件得以顺利结案。
调解室的卷宗材料堆满柜子。
案件一结,接待室又进来了一波等待调解的群众。
“调解室平均每天调解成功的案子有3、4件,每天要接待人民群众咨询解惑几十起,回答当事人各种提问至少一百多个。”面对这份周而复始,毎天都要紧张忙碌的工作,王双明总结道,聊到喉咙嘶哑、没有节假日、加班成常态、回到家还要整理案卷材料……这就是调解员的日常。
一天的采访体验,记者感受到的是基层调解员为化解纠纷、维护受害人权益的兢兢业业,服务群众、为民解忧的责任担当。
来源:红网
作者:李梅花 方祥文
编辑:李响炮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