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谁在围猎中国红牛?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奋斗了大半辈子现在正是享受时代和13亿人口消费市场给予红利的时候

但民营企业的日子却越来越有挑战一方面是源发性创新越来越难竞争越来越激烈变革越来越颠覆尤其在成熟的国际资本的阴谋阳谋下传统和新兴市场都随时面临洗牌另一方面粗放模式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无论是因为顶层设计还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制度缺陷和内部纠纷逐渐浮出水面王老吉和加多宝刚刚尘埃落定苏州稻香村和北京稻香村闹得不可开交中国红牛中方和泰方股东的纠纷官司就扩大到20多个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法庭正式受理一批国际商事纠纷案件其中公开的就有涉及中国红牛的公司盈余分配纠纷案股东资格确认纠纷案两起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案等四桩案件这样的安排有利于相关联案件统一审理加快审理进度也有利于节约办案资源和社会资源少一些人为制造的舆论审判

一度占据市场80%的份额品牌价值超过500亿每年卖出约43亿罐最高年销售额超230亿元中国红牛创造了国内饮料行业的单品销售纪录

而现在中国红牛正在被各种势力围猎......

1

缘起

消费者对饮料的偏爱起源于60年代70年代地方国营厂卖的大冰块奶油冰棍和汽水清凉的感觉沁人心脾一发不可收拾现在饮料行业是中国民营企业家比较集中的行业2017年饮料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为2100多家产量1.8亿吨利润突破500亿从业人员50万是实实在在的大产业

红牛将全球市场分割为三个公司做泰国的许氏家族奥地利迪克·马特舒兹中国大陆的严彬这也是世界饮料行业少有的现象

三个红牛世界马特舒兹营销范围最大除了东南亚和中国其他国家都是他的势力范围据资料2015年-2017年间奥地利红牛的销售额分别为59.03亿欧元60.29亿欧元以及62.82亿欧元换算约合人民币470亿元

红牛饮料的发明人是许书标但红牛在泰国卖的不是最好的M-150占了60%以上的份额卡拉宝排名第二泰国红牛大概10%左右的份额

许书标1922年生于海南文昌宝芳乡坑尾园村2岁由亲人带赴泰国和父亲团聚许书标没读几年书很早就出来社会摸爬滚打了主要做推销员一家一户推销药品1966年他发明了泰国红牛

到了80年代奥地利人马特舒兹看中了这个饮料和许书标成立公司改成欧洲人习惯的含气饮料并将其带到欧美

1993年许书标来家乡海南开办工厂希望将红牛饮料引入中国但没想到工厂建立起来后不能销售因为国内就没有咖啡因饮料这个品类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就遭遇了重重困难还被认为是奢靡生活的象征这种在今天看来不成问题的问题当时在舆论领域还是很严重

1995年许书标在困境中通过泰国政治高层认识了严彬严彬上世纪70年代到泰国谋生曾在曼谷唐人街打工1984年严彬成立泰国华彬集团投资房地产旅游国际贸易等业务靠着在曼谷中心最繁华地段投资的房产赚下了第一桶金1995年前后严彬敏锐察觉到当时泰国金融市场的风险逐步将事业转向国内

彼时严彬与泰国上层有很好的私人交往关系他还担任过泰王国上议院议长特别经济顾问也是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在当时中泰关系和经济交往里做了一些事

许书标开始寻求与严彬的华彬合作经过商谈天丝方面提供商标和原材料获得利润华彬主导生产和经营对中国市场结果自负盈亏1995年3月天丝与华彬在泰国设立泰国红牛作为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的主体天丝与华彬在该公司中的股权比例起初分别为68%和32%

1995年4月华彬邀请国有企业背景的中食工业和深圳中浩共同在深圳设立合资企业即中国红牛前身深圳红牛1995年11月严彬代表合资公司与天丝中食和深中浩签署协议书50年协议书有效期为五十年

1995年12月25日50年协议书文件为依据申请合资公司成立中国红牛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为400万美元但据报道虽然目前工商登记显示泰国红牛持有中国红牛88%的股权实际上泰国华彬是中国红牛实际出资人

1997年1月中国红牛开始北迁北京市怀柔区乡镇企业总公司怀柔乡企象征性持有1%北京红牛的运营管理和经营决策由华彬负责

1998年深圳红牛迁至北京并吸收合并北京红牛合并后成为现今的中国红牛在北迁和吸收合并过程中中食工业和深圳中浩退出股权股份转让给泰国华彬这样泰国华彬直接持有中国红牛24%的股权

泰国天丝以许可商标和香精香料获得收益严彬则负责生产和销售对中国市场成果自负盈亏1996年-2010年中国红牛14年时间平淡无奇借助北京奥运会引发的体育热潮同时生产规模扩大2010年红牛销售开始仰头突破55亿元突来的市场热销北京红牛生产基地的产量和全国物流成本已经开始限制红牛发展

2005年湖北红牛成立开始是中国红牛和华彬合资后来因为天丝不愿出资中国红牛退出投资后来2009年广东红牛成立2010年投产2012年江苏红牛成立2013年投产包括全国销售公司的组建天丝没有实际投资华彬成为这些生产基地的实际投资人和控股人公开信息表明天丝和许氏家族对几个工厂和销售公司的成立是知情和默认的为其提供香精香料并且派出泰方的技术人员只是谈判破裂后在年销售200亿的中国市场规模面前之前所有口头默许和形成事实的事情现在都成了法律举证和舆论战的猛料

2

内讧

中国红牛的成功和两个因素离不开一个是渠道专业网络的投资一个是广告的投资经过20多年中国红牛形成了庞大成熟的销售网络专业团队1.5万人经销商客户2000多家销售终端400多万家1996年春晚就开始投资春晚广告大量投资在汽车要加油我要喝红牛渴了喝红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红牛有能量无限量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等品牌广告上

中国红牛还连续7年赞助国家羽毛球队一年花费近亿元做民间全国羽毛球比赛-红牛羽林争霸吸引了四万人参加扶持中国极限运动员和运动项目发展填补了数项空白

中国红牛2012年突破了100亿元2014年突破200亿2015年达到最高销售额230.7亿元品牌价值已经超过500亿元

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有句名言没有永远的伙伴仅有永远的利益天丝和华彬许书标和严彬一切相安无事的局面在2012年许书标去世后发生了悄无声息的转变也许丰厚的市场的红利引发了双方争夺愈演愈烈

华彬与天丝的结怨尽管没有明确的时间起点但可追溯到本世纪之初

当红牛中国火起来之后便有境外生产的无中文标识的红牛饮料通过旅客夹带水路或林间小路运输等各种非法途径流入中国境内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云南浙江湖南等地2001到2005年间从东南亚走私到国内的无中文标识红牛对中国红牛造成了近8亿人民币的损失和国家巨大的税收损失

2018年9月当中国红牛中泰双方股东矛盾激化时广东省海防打私办官网就挂出一条消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公安局就查获一起大案值的走私案涉嫌走私红牛饮料4.3万余罐这些走私都很隐蔽联合查缉点民警在货车执行例行检查时驾驶员声称系空车未装货但是细心的执勤民警从发动机声音判断出该车载有货物对车辆进行深入检查查出该车装有大量泰国红牛饮料

华彬方面认为天丝集团对此是知情的其理应与华彬方面配合对走私进行围剿但是天丝方面为其东南亚红牛工厂利益考虑大肆放任走私多达5亿罐8亿人民币故意采取放任态度说明其实泰国天丝并没有把中国红牛当成自己的把中国红牛产品作为敌对产品根本目的是通过放任产品走私到中国市场以此培养其东南亚工厂这应该是双方出现裂痕的重要事件

后来随着国家打击走私的力度加强走私红牛这条路逐渐隐蔽也许是从那时起天丝就已经开始筹谋收割中国利益开始摘桃子自2012年许书标去世泰国天丝医药由其子许馨雄接管与中国红牛的拉锯战正式开打

无独有偶2012年在菲律宾也有一起天丝收割市场的案例EFDIEnergy Food and Drinks Inc.是菲律宾地区红牛饮料唯一授权的经销商授权期限是2003年-2013年授权期即将结束的最后一年天丝联合MDIMaryland Distributors Inc.在EFDI授权期进行非法销售在原本应该贴有唯一授权经销商EFDI标签的瓶身上覆盖了EFDI标签替换为MDI公司标签试图瞒天过海获取更多市场利益报道指出根据2012年菲律宾司法部副部长裁定司法部指示黎牙实比市检察官办公室向天丝及MDI的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2014年开始天丝向红牛中国开始发难2014年9月天丝方面向红牛中国湖北江苏广东三家工厂发出律师函指控三家工厂使用红牛商标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要求其停止生产销售红牛产品并停止使用商标还终止了对三家红牛工厂香精香料的供应天丝集团还声称红牛中国的营业期限应于2015年12月25日届满

自2005年第一家工厂成立至今三家工厂均是受红牛中国委托生产红牛饮料天丝集团自始知情并一直提供技术支持和原料供应何来侵权一说中国红牛的员工说

2016年10月天丝集团向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华彬涉及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还起诉了供应商意图对中国红牛正常秩序和市场造成极大的困扰

2016年10月天丝声称不再给中国红牛商标续期天丝对中国红牛商标授权协议按程序规定10年一次备案目前已经备案过2次也就是第三个十年天丝在授权前要谈条件了或者不想给授权了

2018年10月31日泰国天丝发布声明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裁定认定红牛维他命的经营期限为20年但紧接着在11月1日中国红牛就发布了声明反击称贸易仲裁委员会已驳回泰国红牛英特生物全部仲裁请求

总之自9月29日天丝愈来愈咄咄逼人同样遭到中国红牛强烈反弹称泰国天丝是置历史于不顾置协议约定于不顾置品牌形象于不顾置公司数万员工利益于不顾置上百万合作经销商利益于不顾意图来中国摘桃子独占胜利果实

3

法理

在国内可口可乐是舶来品其实红牛不全是红牛在中国的发展其商标经历了从RedBull红牛的过程在合资公司成立前天丝集团仅在中国注册了第723201号英文RedBull商标要在中国推广红牛有中文商标自然是最合适的

但彼时浙江金华一家公司已经注册了与红牛商标图案非常近似的斗牛商标这使得红牛在中国申请注册中文商标迟迟未能获批最后严彬花了30多万买了这个商标还引发了媒体的关注和争议30万值吗

中国红牛对商标采取了很多保护工作大概涉及到100多项加强对红牛商标的保护避免他人恶意注册和假冒12类涉及饮料食品生活用品和化工产品等多个类别从而巩固了红牛的商标品牌保护实事求是地讲20年来这也是一笔相当巨大的投入这一行为被不明真相的人解读为抢注

中国红牛的配方是经过调整的如减少咖啡因含量经过技术论证通过中国功能性和安全性实验红牛饮料才得以取得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才得以进入中国

至于50年协议股东代持出资情况这些都有待法院最终审理和判决华彬方面称双方曾签署50年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应以50年协议为基础而天丝则否认50年合作协议效用坚持认为双方应按照最初在中国工商登记的20年经营期限为唯一时间准则并通过媒体屡屡放话要中国红牛尽快清算退市

华彬的高管认为事实上无论是红牛中国对Redbull在中国的专有经营权还是合资公司产品红牛饮料的真实权利人的商标权益都有确定的合同或协议条款支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外资在中国大陆境内设立企业必须以合资方共同确定的协议向外资监管机构提出申请最终合资方在外资管理机构的见证下签订一个总合同外资监管机构还要在这份合同上盖章确定字号并存档以今天的法律看这份原始协议外资监管机构确证的合同才是当时多个合资方共同确认的红牛中国设立的宪章最初的协议才是多个合资方真实意思因此红牛中国的存在不是四方合资者中任何一方能单独解决的问题无论泰红牛还是红牛中国当时从注册投资看事实上都是严彬本人出资只是在法律上呈现为多元的股份持有如果没有一个长期的投资权益确保要件在当时经济条件下严彬先生显然也不会进行巨额的投资布局

至今双方互讼已达到20起以上双方的撕逼的焦点有三个

一是双方的股权问题2012年许书标去世后严彬表示自己持有泰国红牛50%的股份而许馨雄代表的许家坚称严彬只持有32%最后双方让步最终确定许家持有51%严彬持有49%许书标刚去世之际当时双方合作关系仍然良好严彬曾将自己持有的1%的股份出让为荣誉股以缓解许氏家族内部因继承权发生的分歧但正是这个出让导致了更为复杂的关于继承权的争执

后来被出让的股份反而被新的继承人作为股权调整依据导致最后许氏家族及关联方共持有50%荣誉股1%对方试图以一致行动的股东名义来移除股东严彬并且不断的发出停止红牛中国经营的言论由此导致中国消费者对二牛纷争的误解使得中国红牛遭受重大损失也使得泰红牛的商誉遭到严重侵害因此严丹骅和律师向警方报案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而当事人没有参加的泰国红牛董事会上严彬和女儿严丹骅已被许家代表单方面投票逐出董事会

二是股息和分红天丝指责华彬20多年没有分红还把生意偷偷转移华彬则称自己已经支付了近40亿的利润而且对于没有分文投资的许家第二代继承人背信弃义侵占中国红牛权益

三是未来合作双方最大的矛盾点在于华彬与天丝的合作年限即中国红牛能否继续使用红牛商标的问题50年合作协议能否确保华彬50年内中国红牛有权在中国生产销售红牛饮料2016年已经不愉快的中泰双方关系还没有闹僵所以尽管舆论对华彬多有指摘华彬也没有正面回应说明谈判摊牌还有余地实际上许书标事业的继承人已决心要重新建立生意的规则或者另立门户趁早劫掠中国红牛的市场红利

许氏家族律师坚称合资公司是中国内地唯一一家获得许氏家族许可生产红牛饮料的企业严彬在此之外擅自设立的隶属于华彬集团的3家红牛工厂和数家销售公司自始至终都没有获得过许氏家族的授权其生产和经营红牛产品也没有法律依据许氏家族律师团队坚称天丝医药从未签署过任何关于授权设立公司的商标许可协议

销售公司也好生产工厂也好都是中国红牛的销售规模扩大前成立的时隔10年之久设立的时候天丝不管不问还提供技术人员支持供应原料鱼养肥了桃长美了现在卡着几个关键时间来摘桃子正应了这句老话荒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

有一点可以推断的是天丝对中国市场的收割似乎势在必行当然对于经营20多年的市场成果严彬自然也不会轻易松口让步同时众多对手正对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虎视眈眈意欲围猎红牛

4

围猎

天丝在中国有两个重要的合作伙伴

一个是中国红牛离职前高管带领的团队有了这个对红牛内部和严彬极为熟悉的操盘手泰国许氏家族才有了叫板的底气这也许是天丝在声明中提及的新的合作伙伴

另一个是天丝将在中国另立门户的落地公司广州曜能量公司在自媒体对红牛安奈吉的调查过程中发现现在的曜能量公司由在香港注册的品牌文化公司完全控股法人代表是曾有国际资本投行背景的GAN YONG AIK(中文名颜勇毅也就是前述品牌文化公司的实控人实际上是天丝的国际商务顾问这也许是天丝在声明中提及的新的经营模式

也就是在许氏家族和华彬就20年经营许可谈判的前夕泰国许氏家族就已经完全控股了广州曜能量然后对其做了一系列变更包括把曜能量更名为红牛安奈吉而现在的安奈吉出品方广州曜能量实际上就是泰国许氏家族100%控股的壳公司因此将华彬和严彬踢出局不是目的而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这或许是一场国际资本介入国内力量助推的中国红牛市场红利收割战

2018年尽管315曝了光也挡不住山寨红牛爆发式增长近期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类似美国红牛英国红牛泰牛西班牙红牛等产品冒头目前有规模的已经有40余个市场从县级乡村向城市开始蔓延

他们知道华彬和天丝之争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中国红牛用20多年时间和大量的财力维护价格不变早已是快消市场的硬通货只要仿冒的更像就有丰厚的利润功能饮料的正规军东鹏乐虎黑卡体质能量等这些已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品牌本来以为可以在红牛商标纠纷中大赚一笔但已经被这些山寨产品搞的反而有成为配角的危险

为了推销自己欺骗经销商仿冒红牛的厂商使劲各种招数各种英文版的授权证书等等讲述各种故事以此吸引或者欺骗渠道商其中广州红牛更是进行大量报复性投诉发布国家部门的谣言要清查北京红牛并推销自家产品才是正宗货

许氏家族同源企业奥地利红牛的战车也以进口的方式劲能饮料开进了中国目前尚未在中国市场打开局面市场还有待时间考验

这场围猎到底谁是最终的胜利者到底谁的吃相最难看

但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红牛面临的这场撕裂和围剿没有赢家。

来源:网易

编辑:李响炮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万宝新区
  • 重要新闻
  • 平安娄底
  • 乐游娄底
  • 质量娄底
  • 治超
  • 公示公告
  • 时评
  • 专题
  • 国内
  • 区县(市)
  • 部门
  • 经济
  • 民生
  • 活动
  • 商圈
  • 红视听
  • 汽车
  • 房产
  • 企业
  • 健康
  • 教育
  • 发现娄底
  • 文化
  • 时政
  • 融媒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娄底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