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疫情发生后,各地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宣传工作。这些宣传工作立意新颖,形式多元,风格迥异,本土化特征显著,为疫情防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仍存在部分不当宣传,这些不当宣传会造成民众过度恐慌,不利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杜绝不当宣传,避免过度恐慌,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杜绝简单粗暴的宣传,坚持深入浅出的科普式宣传。对于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众,应杜绝过于简单粗暴的宣传,积极开展深入浅出的科普式宣传。简单粗暴的宣传,夸大事实,态度强硬,前期的确起到了一定警示作用,但这类宣传不能帮助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众客观、理性、全面地认识疫情,直接影响他们对疫情防控的准确判断,造成后期过度恐慌。应坚持深入浅出的科普式宣传,科普过程不刻意追求专业性和完整度,可采用通俗表述,深入浅出地讲解,以保证他们对新冠肺炎及其防控有一个大致清晰、全面的宏观认知。
二、杜绝主观宣传,坚持客观宣传。疫情宣传的主观性应进一步降低,客观性应进一步加强。过于主观的宣传会杂糅较多的个人情绪和观点,直接导致宣传成为个人情绪的宣泄以及个人观点的展示,有悖于宣传的初衷,影响宣传的效果,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每个人的阅历不同,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允许存在个体差异,但宣传作为一种传播度高、具有一定概括力和代表性的声音,应保障其客观性,杜绝杂糅个人情绪和观点。
三、杜绝不实宣传,坚持良心宣传。在利益驱使下,不少营销账号为了博人眼球,获取关注,在社交平台上开展不实宣传。这些宣传的内容很多未被证实,且易诱发民众的某些过激情绪,具有强烈的诱导性。应杜绝这类不实的、别有用心的宣传,坚持良心宣传,做到不造谣,不传谣。
不可否认,新冠肺炎疫情的前期宣传是卓有成效的,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警示作用。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让民众更科学、客观、准确、全面地认识疫情是现阶段的任务。知己知彼,方能不乱分寸。只有对疫情充分认知,才能做出正确判断,避免过度恐慌。杜绝不当宣传,刻不容缓。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湖南工商大学教师,湖南省语言学会理事。
来源:中华网
作者:尹铂淳
编辑:李响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