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尹铂淳:粉碎谣言,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肆虐,谣言层出不穷。谣言是一种缺乏根据的语言形式,它有特定的受众,有广泛的传播渠道,具备一定的误导性、煽动性,不利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在对数十条疫情期间散布的谣言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这些谣言存在以下特征:

一、源自非权威媒体。自媒体的兴盛极大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但不同于权威媒体,部分自媒体,特别是营销号,缺乏信息质量的把关,易造成谣言的“滋生”与传播。部分中老年对新媒体的认识不足,将发表于网络媒体的信息等同于权威信息。不可否认,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确实具备较高的可信度,但非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则需慎重甄别。

二、缺乏科学论证。谣言多缺乏科学论证,而是简单地将结果归结为一个原因,忽略了事件的多因素特征。此外,谣言在论证时常避重就轻,隐匿证据,省略逻辑推导,取而代之的是“打感情牌”。对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而言,这样的论证显然缺乏说服力,但对于一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而言,这种论证通俗易懂,更容易被他们接受。

三、偷换概念,虚实杂糅。在一次次与人类的“斗争”中,谣言不断“进化”,从最初的过分虚假,一眼能被识破、揭穿,逐步演化为偷换概念,虚实杂糅,这样的谣言更容易获得人们的信任,更有利于其“生存繁衍”。

四、迎合人们的某些需求。谣言需要市场,而人们的需求就是它们最大的市场。如中老年关注新冠肺炎的预防和治疗,谣言就围绕这块展开。各种养身保健,甚至是根治新冠肺炎的“妙方”层出不穷。

五、迎合人们的某些偏见。部分谣言夸大事实,扭曲真相,以迎合人们的某些偏见。特别是对于部分反社会人格以及生活不如意者,这些谣言直接成为了他们的“知音”。相比真相,他们更愿意相信这些谣言。

结合谣言的几大特征,我们认为,粉碎谣言需做好以下两点:

一、通过权威媒体获取信息,慎重甄别源自非权威媒体的信息。日常应更多从权威媒体获取信息,而非某些别有用心的营销号,特别应警惕群内以文字形式转发的“零成本快餐信息”。

二、培育科学、理性的判断力。社会学家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提出了“谣言公式”,传播学家克罗斯将其进一步发展为:R = i× a/c,即谣言强度=事件重要性×事件模糊性÷公众判断力。由该公式可知,谣言强度与事件的重要性和模糊性成正比,与公众判断力成反比。公众的判断力越强,谣言的强度就越弱。可见,拥有科学、理性的判断力是阻断谣言的重要渠道。面对非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时,应结合自身知识储备、逻辑体系、外界的辟谣平台以及可靠的知识来源,进行信息虚实的甄别。该过程十分有益,能帮助人们培育科学、理性的判断力,避免随意跟风,人云亦云,被谣言“带节奏”。

疫情防控阻击战只靠医务人员是不够的,应全民皆兵。面对谣言时,我们应做到能辨谣,不信谣,不传谣,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尹铂淳,湖南省语言学会理事,湖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湖南工商大学教师。

来源:中华网

作者:尹铂淳

编辑:李响炮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万宝新区
  • 重要新闻
  • 平安娄底
  • 乐游娄底
  • 质量娄底
  • 治超
  • 公示公告
  • 时评
  • 专题
  • 国内
  • 区县(市)
  • 部门
  • 经济
  • 民生
  • 活动
  • 商圈
  • 红视听
  • 汽车
  • 房产
  • 企业
  • 健康
  • 教育
  • 发现娄底
  • 文化
  • 时政
  • 融媒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娄底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