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记者在扶贫一线丨搬来新生活,让幸福触手可及

微信图片_20201028230946.jpg

涟源市在古塘乡建设大型集中安置点,1300多人走出大山,搬入城镇。

鳞次栉比的新居,宽阔平坦的马路,开到家门口的扶贫车间,随处可见的笑脸......走进深秋的涟源大地,处处演绎着易地扶贫搬迁带来的幸福光景。

“以前一家7口人住在山上,没那么方便,搬下来后方便多了,还住上了宽敞的楼房。我两公婆都在这个扶贫车间做事,加起来每月最少也有五千多,多的也有六、七千块钱……作为一个二级残疾人,我非常满足了,感谢政府。”

这是居住在涟源市古塘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的搬迁户吴美韶的肺腑之言,道出了涟源市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心声。

近年来,涟源市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后续扶持,让搬迁群众发展有基础、增收有保障、致富有路子,切实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解剖”古塘乡:从一个样本看涟源易地扶贫搬迁

易地扶贫搬迁怎么做,涟源市古塘乡无疑是个典型的例子。

古塘乡易地扶贫安置区总投资约1.2亿元,建有12栋多层商住楼,目前已经入住了304户、1327人。古塘乡的做法归结起来有这么几点:

首先是宜居的环境。这是指安置小区而言。安置小区进出公路、区内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电、水、网络全部建设配备到位,休闲娱乐设施也基本到位,还配置了图书阅览室,建设了文化健身场所,想读书的有地方读书,想跳广场舞的有地方跳广场舞,非常方便。

其次是便利的生活配套。就医需要有医院,存取款需要有银行,购物需要有超市,出行需要有汽车站,孩子上学需要有配套的中小学、幼儿园,而这些,住在安置小区的搬迁群众均可得到就近解决。

再次是就业。柴米油盐的生活样样都需要钱,钱从哪里来?来自产业,来自由产业带来的就业。古塘乡把帮助搬迁贫困户安置就业作为主攻方向,通过助推产业发展、解决就业岗位、增强农户造血功能等后续帮扶方式,使广大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对一些特殊群体,也通过设置特殊岗位,确保了家家有就业、户户有收入。

就业需要技能,没有技能怎么办?对此,古塘乡针对搬迁对象大力开展了技能培训,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劳动力。培训内容包括烹饪、建筑、家政服务、计算机等,有效地增强了搬迁对象的工作技能。

古塘乡甚至还考虑到了住户的土地情结——在安置区附近的肖家村、塘边村流转了近50亩土地,免费供搬迁户生产种植。这样的安排看起来解决的是物质的东西,实际上给予搬迁群众的却是精神的慰藉。

脱贫之后最关键的工作就是防止返贫,为此,古塘乡在安置区实行了一套上下联动体系,对每一个搬迁户建立了到户到人的生产生活监测表,每月由帮扶责任人、村扶贫专干、乡镇后扶专干实时走访采集搬迁户生产生活动态,及时掌握搬迁户就业、收入以及其它方面存在的困难。

搬得出,留得下,工作得顺心,居住得开心,问题有地方解决,精神有地方寄托,如此,获得感一点点增长,幸福感也一点点增强。这样的易地搬迁安置,自然会赢得贫困群众的欢迎。这也就是搬迁群众将“易地扶贫暖心肠,齐心协力感党恩”的对联贴在安置小区墙上的原因所在。

也正因如此,古塘乡的这套做法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肯定,并作为经验在全国推广。

3bf33a87e950352a85ed03f210e53df7b0118be3.jpeg

为解决“种菜难”问题,涟源多个乡镇流转土地供搬迁户生产种植。

“样本”背后是给力的政策和举措

古塘乡这只“麻雀”,映射出的正是涟源近些年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所作出的持之以恒的努力。

为了让贫困群众摒弃“宁穷守圈子,也不挪摊子”的思想,市、乡、村三级干部职工,踏遍寻常巷陌,走进万户千家,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打消他们搬迁的顾虑。

在做好易地搬迁的同时,涟源就开始谋划搬迁后的后续发展问题。因此,2018年,涟源市政府在全省贫困县率先制定了《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发展的实施意见》。

《意见》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各方联动、合力保障,分类施策、精准扶持”原则,从建立专项扶持资金、盘活用好土地资源、发展脱贫产业、扩大就业扶持、搭建创业平台、强化社会保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等7个方面,提出了23条措施。

在具体举措上,全市实行后续扶持“五个一”精细管理,做到每个家庭明确一名帮扶干部,定制一个帮扶方案,选准一项脱贫产业,每个集中安置点建立一个服务中心,完善一套管理机制,全面覆盖搬迁群众的就业创业产业、生产生活生态。

为了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涟源市着力发展后续产业,选准产业项目,以投资入股、产业奖补等为主要手段,建立风险可控、收益稳定的产业支持政策。

比如,通过充分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依托娄底高新区扶贫产业园和桥头河蔬菜、古塘金秋梨、伏口商贸服务等特色产业,带动2800多户搬迁户入股经营或劳动就业,户均增加年收入7200元。

通过出台《涟源市“扶贫车间”建设实施方案》,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利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的商业门面等配套物业建立“扶贫车间”,市财政给予适当场地、设备、物流、就业等补贴。积极引进有实力、可持续、技术要求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以合同的形式将扶持脱贫成效与奖补力度紧密挂钩。

通过建立劳务协作网络,开发管水员、护林员等公益岗位,优先保障劳动力较弱的搬迁人口就业,实现稳定脱贫。对各类经营主体给予适当奖补,鼓励企业吸纳搬迁群众就业,鼓励搬迁人口通过诚实劳动增加收入。依托产业园区、农贸市场、商业门面等经营性场所,为搬迁户搭建创业平台,并为符合条件的搬迁户提供最高10万元的全额贴息创业担保贷款。目前搬迁户劳动力实现了“一户一人就业”的目标。

积极引导搬迁户围绕全市主导产业,发展油茶、中药材、茶叶、优质水果等种植业,养牛、养鸡、养羊等养殖业,休闲农庄、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通过这些见效快、能持续或长久受益的产业,打造稳定增收的“当家”项目。对通过家庭自主模式发展产业的搬迁户,各项目主管部门、乡镇、村和产业发展指导员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帮助其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签订农产品保底收购合同,解决贫困户后顾之忧。

从古塘乡的实践可以看出,这些政策和举措都在稳步推进,正变成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e850352ac65c1038a60e9f53f0b75516b17e895f.jpeg

在涟源市集中安置点扶贫车间就业的村民。

发展了产业,富裕了安置群众

在白马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里,49名工人在生产线上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德晟智能科技车间负责人介绍,在这里上班的大都是安置区的搬迁户。“上楼住新房,下楼有活干,这在以前是我想都不敢想的。”易地搬迁群众周蓉边组装机器人舵机边笑着道,“家里有8口人,4个小孩,公司为了方便我们照顾家里,4点50就下班了,还提供免费中餐,现在在家照顾老人和小孩的同时,每个月还有3000元收入。”

“从家里一抬脚就到了厂里,从厂里一抬脚就回到了家里。厂里按件计酬,我每个月能赚两三千元,还能照看在伏口小学上学的孙子,家门口的工作解决了我好几个问题。”

说这段话时,居住在涟源市伏口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谢时群高兴得合不拢嘴,他没有想到,50多岁的自己有一天还能在家门口成为上班一族。

“漆树村的车间建起来不久,我就想到在全镇范围内建设更多这样的车间。”

漆树村河边组村民吴名和一个朋友在常德开办了一家电子科技公司,为了回报家乡,2017年12月,他在家乡漆树村开起了第一家分厂,把一些技术含量不高或者纯手工操作的产品分流给家乡的父老乡亲来做。来自本村及邻村45名村民经过培训后上岗,其中有14名贫困户。工厂包吃包住,员工月工资达到了2000至4000元。

吴名和的想法得到了涟源市扶贫办、人社局、伏口镇等部门的鼓励和支持,帮其找厂房、进行招工宣传,让更多易地搬迁的贫困群众在家门口上起了班。

在涟源,为了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涟源积极引导和鼓励涟商企业资本下乡,引进有实力、可持续、技术要求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其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并以合同的形式将扶持脱贫成效与奖补力度紧密挂钩,对各类经营主体给予适当奖补,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下、有钱赚,从而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许许多多像吴名和一样的企业主,正用自己的努力创造着就业机会,改变着搬迁地的面貌;许许多多像谢时群一样的搬迁群众,正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搬迁后的幸福生活。

挪穷窝、兴产业、斩穷根,这幸福,是那么的触手可及,那么的真实、真切。

目前,涟源已建成21个集中安置点,在集中安置点建设26家扶贫车间,通过大户带动,搬迁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方式建设56个产业扶贫基地,培训搬迁劳动力6500余人次,76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工资收入31000元,全市所有易地扶贫搬迁户共计14502名贫困群众早已全部脱贫,2019年,搬迁户年人均年纯收入达到8560元。

我常想,不管是精准扶贫,还是实现全面小康,安居乐业是关键,而如何让众多贫困移民“搬”出幸福新生活,阔步迈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涟源市给出了响亮的答案。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诚

编辑:李响炮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rednet.cn/content/2020/10/30/855573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万宝新区
  • 重要新闻
  • 平安娄底
  • 乐游娄底
  • 质量娄底
  • 治超
  • 公示公告
  • 时评
  • 专题
  • 国内
  • 区县(市)
  • 部门
  • 经济
  • 民生
  • 活动
  • 商圈
  • 红视听
  • 汽车
  • 房产
  • 企业
  • 健康
  • 教育
  • 发现娄底
  • 文化
  • 时政
  • 融媒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娄底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