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菱涟钢210转炉厂品种开发室主任徐光。
红网时刻记者 肖银资 娄底报道
这是承载湖南工业发展历史的企业。在涟钢,诞生了湖南省第一炉铁水、第一支棒材、第一卷板材。今天的涟钢,已经成为华菱集团旗下核心骨干企业,中南地区重要的精品钢材生产基地,实现了工艺现代化、装备大型化、操作自动化的历史性跨越。
从船舶到汽车,从建材到家电,华菱涟钢的产品不仅走进了千家万户,更在世界奇迹——港珠澳大桥、“高铁心脏”——“复兴号”的核心部件、全球在建装机规模最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等众多国家名片、重点工程上刻下了闪亮的印记。
2020年,华菱涟钢基本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全年钢产量不降反增,并首次实现了产钢1000万吨,铸就了发展新的里程碑。目前,涟钢累计有40个品种荣获国家冶金产品“特优质量奖” “市场开拓奖”“金杯奖”和“卓越产品奖”,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
每当提到华菱涟钢种种事迹,徐光总会深感自豪。
从大学生到炼钢人的转变
2019年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徐光来到华菱涟钢210转炉厂品种开发室,成为一名技术员。“对于有些大学生来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可能很大。对我而言,成为一名中国钢铁工业的产业工人已让我十分自豪。”其实,刚参加工作时,他也有过短暂的迷茫。从青春洋溢的高等学府到生产条件艰苦的炼钢车间,环境转变大,很难马上适应。但是,涟钢非常重视人才,不仅以别墅、丰厚的薪资待遇吸引着徐光,同时,“择之以才,待之以礼”,涟钢还设立博士工作室,为入职博士开展经常性技术交流活动,这种尊重人才、服务人才的良好氛围让徐光感觉找到了一个发展的好平台。
徐光来到转炉生产现场的第一天发现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根本就适应不了现场,课本上所学的知识需要配合更多的操作细节,要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才能产生生产力。于是,他成了一名最普通的一线钢铁工人,和大家一起汗流浃背地炼钢,当时带他的班长龚琳琳,每天在现场耐心指导,教给了他很多一线操作的经验。他看到身边的工友,在看似不起眼的炼钢车间里,展现着各自的坚毅,发挥着各自的才智,绽放着年轻的生命力,他更加坚定了投身钢铁事业的决心,从此,生产线就成了他锤炼本领、施展个人才华、实现理想和抱负的舞台。
1989年出生的徐光,如今是华菱涟钢210转炉厂品种开发室主任。2019年入职涟钢以来,徐光带领团队研发出10余种新品种钢,在品质上均领先于国内同行业水平。他费时半年,计算上百次,实验数十次,自主开发出LF自动炼钢模型,该模型让工人从繁琐的收集数据、心算配比中解放出来,不仅推动了标准化、自动化冶炼,而且实现了精炼区域无纸化操作,有效提高了冶炼效率。连续铸钢,提升拉速,一直是行业难题,徐光敢啃“硬骨头”,组织并参与连铸提升拉速,将某钢种的平均拉速从每分钟1.1米提升至每分钟1.3米,以此计算,可增加转炉厂日产量2800吨。
徐光和工友交流生产情况。
向未来作出承诺
一线磨砺练就了钢铁意志,也练就了他的敏锐。作为一名青年技术人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推进中,他意识到产业工人的工作环境变了。在徐光看来,技术变革是挑战,更是机遇。“现阶段,钢铁需要复合型人才,既要懂炼钢知识,又要懂大数据、智能化、信息化,把所有知识融合,才能够实现自动化炼钢,实现钢材稳定生产和高质量发展”。徐光说,如今科技发展到了工人们只需要点点鼠标就能实现“一键炼钢”,远程监控操作全部生产流程。但智能化不是不需要人,而是让人负责操作工作软件,这对产业工人提出更高层次要求。作为一线技术先锋,他更觉使命在肩。
热爱团队、甘于奉献、勇于开拓的徐光,去年2月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今年5月28日,在庄严的党旗下,徐光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成为预备党员的当晚,徐光在笔记本里写道:入党是一种光荣,更是一份承诺。成为一名党员意味着要把人民放在个人荣辱、利益前面,尽可能去帮助别人、服务别人。
大学时,徐光多次递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工作岗位安顿好后的第一件事,他就是递交入党申请书。“今年4月,支部组织到李聚奎故居参观学习,徐光跑到我办公室申请同去。而他前一天为了攻克新产品的材料比,忙到凌晨。”210转炉厂党委机关党支部书记陈曙光说,那时的徐光虽尚未入党,却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哪怕工作再忙,也不愿错过一次党员集中学习和主题党日活动。
“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一名共产党员,我不仅要在炼钢生产科研上不断提高,创新工作,更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效调动我们每一名职工同志的积极性,创造力,以工作中的问题点为创新工作的切入点,发扬钉钉子,啃骨头精神,继续向质量、成本等问题点攻关,提高炼钢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我们这一代正是为祖国发展干事创业的中坚力量,把根扎在生产一线,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使命,也是我们向未来做出的承诺。”徐光说。
来源:红网
作者:肖银资
编辑:李响炮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