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化之美:洋溪古建筑

洋溪古街。

洋溪文昌阁。

  洋溪镇位于湖南省新化县城西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

  洋溪镇始于宋代建街。上世纪70年代,洋溪镇街面积约为1.1平方公里,仅有4条狭窄小街,全是些低矮的木房或青砖房。

  1996年开始,建成“三纵五横”格局,鼓励落户农民和原居民在统一规划下建造房屋。镇区面积从1.1平方公里扩大到3.5平方公里,新建房屋7万多平方米.有了高楼大夏,有了别墅村。

  记忆里的繁华

  “莫把洋溪不当街”,这里曾经享有“小南京”的盛誉。延绵二十余里的街道街街相通、巷巷相连。街上店铺林立、商品满柜。道中车马相逐,陆上商队往来不绝。洋溪河上,渔舟委浪、谣咏相和,商船竞渡、水运繁华。洋溪人生产的纸张 、漆制木器、青花瓷、白地布、玉兰片行销全国。四方商品源源不断地运进洋溪,产销两旺,“72条石巷子”、“三股溪水向上流”、“功澄寺烟火不绝”、“福迎堂美景如画”、“三瑞堂瑞气常存”等传闻,亦能窥见“小南京”的缩影。

  洋溪丘壑纵横、山高水险,地理位置并不见得优越,为何繁荣经久不衰呢?其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在明朝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任职,官至太仆寺少卿的清廉官吏邹延望辞官归里捐出俸银,会集乡贤(罗可锦、彭世亮等)、筑坝凿渠(广济坝、广济渠)、兴修水利、兴教办学(三乡社学、宅南义学)。因其兴校重教,而使洋溪民智大开,自此人才辈出,登科第者络绎不绝。1762年,又有邹世溢、袁载常、陈律言等贤士接过了义捐兴教的接力棒,发起成立了文昌课社,会文讲学,修起了砖石结构的回澜阁,并将各地显达捐献的良田办起了学田庄,修起了学田仓,其所收租谷和银粮用于办学督课,重奖学有所成的优秀生员。这一举措,激发着一代又一代的洋溪学子发奋攻书,中举登科。

  入仕之人,视野开阔,回馈故里,旁征博引,给洋溪带来新的理念。民国时期,新学兴起,具有优良传统的文昌阁,引来了教育教学的金凤凰。1924年,罗元昆、邹曼支等名师共议将学校更名为敦信学堂,因连续十多年包揽全县前十名而赢得了“敦信之光”的美誉。

  寨边是邹庭旺的祖居地,自宋开宝八年乙亥(公元968年)邹继玉开创定居,迄今已有1039个春秋,素有龙抢宝、凤朝阳、东有木龙灌雨、南有双凤朝阳、西有猫儿守仓、北有羊牯食桑等传说。直系的邹氏后裔中有进士三人、举人十二人。著名的民主革命家邹容也是邹氏后代。

  民国前这里有古建筑数处,比较有名的茶亭有且住亭、德厚亭;鹅塘下手有明朝的功名牌坊和惜字炉塔,塔上联云:千古文章归化境,一炉灰烬有余香,额联曰“吞吐大荒”。跨过牌坊四丈许,即一脚两拱桥,桥旁曾有“松杨亭”古庙一座,庙左有邹庭旺归来所建的“寅兵亭”,官厅左右有三百多条屋脊相连的四合院,蔚为壮观。民国34年3月16日凌晨,日寇进犯,20天战火烽烟,将这锦绣河山焚为满目疮痍之地。牌坊、惜字炉、爵门、亭榭等等,也在文革破四旧中被毁坏殆尽。

  “古路洋溪径,烟光黯淡浮。”洋溪老街,在岁月的皱褶里穿行。(文图/张计平)

作者:张计平

编辑:谭卫丰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万宝新区
  • 重要新闻
  • 平安娄底
  • 乐游娄底
  • 质量娄底
  • 治超
  • 公示公告
  • 时评
  • 专题
  • 国内
  • 区县(市)
  • 部门
  • 经济
  • 民生
  • 活动
  • 商圈
  • 红视听
  • 汽车
  • 房产
  • 企业
  • 健康
  • 教育
  • 发现娄底
  • 文化
  • 时政
  • 融媒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娄底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