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峰法院圆满化解一起不当得利纠纷

红网时刻娄底12月11日讯(通讯员 贺沅香 张任泊)近日,双峰法院洪山法庭成功调解一起不当得利纠纷案。

原告王某某因常年在外务工,其老家住宅年久失修部分倒塌,2016年9月,原告王某某有重修住宅的计划,被告彭某某与原告王某某系邻居,在此之前已自行筹资硬化两家至主路的一段路面。被告彭某某认为,共同出行道路的硬化费用应由两家共同承担,经协商,原告王某某于同年9月底向被告彭某某支付10000元补偿费。之后,因重建房屋资金不足、务工外出等因素,原告王某某重修住宅的计划暂时搁浅。

2019年,原告王某某享受易地搬迁政策,入住走马街镇集中安置小区。原告王某某认为,其所住安置房已由政府颁发不动产权证,原有宅基地也按相关政策进行复垦复绿,其在原有宅基地新建住宅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被告彭某某应当退还其支付的共建道路的补偿费。经多次协商无果后,王某某遂向双峰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积极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承办法官耐心细致地向双方释法明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邻里之间为了共同出行道路在各自能力范围内出工出力,于情合理、于法公平。虽然你们双方之前签订了协议且王某某已支付共建道路补偿费,但现在王某某已安居在乡镇集中安置小区,当时双方签订协议的前提条件已客观不存在,因此彭某某之前收取王某某的补偿费就构成了不当得利,此时受损人王某某请求得利人彭某某返还其取得的利益,于情有理、于法有据。”

最终,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彭某某承诺在约定期限内返还王某某10000元。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

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来源:红网

作者:贺沅香 张任泊

编辑:罗子依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rednet.cn/content/646756/55/1334237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万宝新区
  • 重要新闻
  • 平安娄底
  • 乐游娄底
  • 质量娄底
  • 治超
  • 公示公告
  • 时评
  • 专题
  • 国内
  • 区县(市)
  • 部门
  • 经济
  • 民生
  • 活动
  • 商圈
  • 红视听
  • 汽车
  • 房产
  • 企业
  • 健康
  • 教育
  • 发现娄底
  • 文化
  • 时政
  • 融媒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娄底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