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兵教师③丨向宁:从橄榄绿到粉笔灰 以军魂守教育初心

编者按:当扛过钢枪的手握起粉笔头,当战术板变成黑板擦,从“稍息立正”到“起立老师好”,从战术手势到函数公式,这群“换岗不换色”的兵哥哥、兵姐姐用军旅DNA重构教育生态。即日起,湖南红网娄底站联合娄底市教育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推出“兵教师”系列报道,听听他们从军营到校园,那些藏着热血与温柔的故事!

1.jpg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响炮 刘丹艳 通讯员 易晴 娄底报道

每天清晨,向宁都会准时出现在校门口,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学生和老师的到来。挥手致意、亲切问候,是他开启校园一天的方式。

“老师需要情绪价值,校长的一个招呼,传递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而对学生来说,能得到老师的积极回应,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明礼仪教育。”向宁是娄底市第八小学校长,这位曾身着橄榄绿的退役军人,如今已成为一名扎根教育战线的“兵教师”校长。

DSC_2830.JPG

每天早上,向宁都会准时出现在校门口,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学生和老师的到来。

放下钢枪执粉笔 在三尺讲台“带兵”育人

2009年,当第一届大学生士兵预征启动的消息传来,埋藏在向宁心底多年的“军营梦”终于被点燃。同年11月,他如愿穿上了梦寐以求的橄榄绿,成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一名战士。军营的两年,对他而言,不仅是体魄与军事素质的锤炼,更是意志与担当的铸就。“军人的韧,是困难压不垮、挑战敢冲锋。”这句话,如同火种,在他心中燃烧,支撑他度过了无数艰难时刻。

2011年,带着部队的嘉奖与战友的祝福,向宁脱下军装,转身踏入了另一个需要坚守的“战场”——校园。从娄底一中的教学干事到班主任,再到政教科科长,他将军营中淬炼出的认真与执着,带入了三尺讲台。

面对新接班级中几个内向、成绩落后的孩子,向宁没有选择批评与放弃,而是借鉴部队谈心谈话的传统,每天课后留出半小时,与学生促膝长谈。

学生小伟因父母务工疏于陪伴,沉迷游戏,成绩下滑。向宁没有直接批评,而是每周邀他共进午餐,倾听他对游戏的见解,再巧妙引导:“如果把这股钻研劲用在学习上,会怎样?”同时,他多次家访,搭建起家校共育的桥梁。渐渐地,小伟变了,作业工整了,课堂发言积极了,期末数学成绩甚至冲进了班级前十。

在班级管理上,向宁引入了军营的“精细化”理念,制定《班级公约》,设立纪律岗、卫生队、学习互助组,让每个孩子都有岗位,都有归属感。面对班级卫生区常被扣分的问题,他带着学生一起找问题,实施“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每天早到20分钟,和学生一起打扫。渐渐地,“流动红旗”常驻班级,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如春苗般生长。

DSC_2842.JPG

推门听课。

校长岗位续军魂 “军营式”管理焕新校园

2025年2月,向宁被任命为娄底市第八小学校长。从讲台到管理岗位,他将军营经验融入学校治理,推行“军魂育人+精细化管理”模式。

面对学校管理略显“松垮”的现状,他牵头制定《教育教学常规巡查方案》,明确教学、师德、安全等各项标准,做到“事事有规矩、件件有落实”。他推行“扁平化管理”,践行“官兵一致”:每天清晨迎学生、课后走进教师办公室交流备课难点。他对老师们说:“我们是一个‘战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办出家长放心、孩子喜爱的学校。”

安全是校园的“生命线”。向宁建立四级责任体系,编制《校园安全应急预案》,反复组织防踩踏、防溺水、防震减灾等演练。在防踩踏演练中,他守在楼梯口指导学生“靠右走、不推挤”;在防震演练中,他蹲在课桌下示范“双手护头”。每一个细节,他都一丝不苟。

他还推动“国防教育进校园”,将军事项目转化为孩子们喜爱的“趣味挑战”。在六一游园活动中,孩子们射靶、闯关,欢声不断。有孩子射完靶后拉着老师问:“解放军叔叔每天都这样练吗?”向宁深感欣慰:“这是一种精神的接力,红色基因正在童心扎根。”

DSC_2859.JPG

向宁细致查阅教师作业批改情况。

永葆本色赴新程 让军魂育人的种子向阳生长

在教育的道路上,向宁获得了诸多荣誉:娄底一中优秀青年教师、师德标兵、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市直学校“骨干教师”,市教育局、省关工委“优秀指导老师”……但每次看到这些证书,他都觉得,荣誉不属于自己一个人,“它属于每一个默默耕耘的教育工作者”。

从军人到教师,从讲台到校长,向宁始终未变的是那份“硬气”与“担当”。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他常想起军营中与战友并肩奔跑、站岗望星的岁月。“教育如‘持久战’,不能急、不能躁,要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

未来,他希望能带领教师团队以更热忱的情怀、更扎实的努力、更创新的思路,教孩子知识、育孩子能力、明孩子事理。他相信,只要“兵教师”们牢记使命、不负韶华,必将在教育的“战场”上续写更多精彩故事。

“从军人到教师,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从讲台到校园,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担当。”这句话,写在他的笔记本首页,也刻在他的心里。

来源:红网

作者:李响炮 刘丹艳 易晴

编辑:罗子依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rednet.cn/content/646954/66/1537061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平安娄底
  • 乐游娄底
  • 公示公告
  • 时评
  • 专题
  • 国内
  • 区县(市)
  • 部门
  • 经济
  • 民生
  • 活动
  • 红视听
  • 汽车
  • 房产
  • 企业
  • 健康
  • 教育
  • 文化
  • 时政
  • 融媒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娄底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