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奋进改革路 建功新时代⑭】娄底:风雨筑坦途 交通谱华章

编者按: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为广泛宣传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反映岁月流转中娄底改革开放走过的历程,以现代视角回眸风云40年的变迁,全景式勾勒娄底改革开放40年的生动画卷,引导和激励全市干部群众为“加速转型 奋力赶超”贡献力量,红网娄底站、时刻娄底频道即日起推出《奋进改革路 建功新时代》专题及【改革开放40年】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微信图片_20181116111011_副本.jpg

"奋进改革路 建功新时代”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交通工作专场召开。

红网时刻娄底11月16日讯(记者 袁雅琴)11月15日,由娄底市委宣传部、娄底市政府新闻办主办的“奋进改革路 建功新时代”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交通工作专场召开。娄底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娄底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情况,并现场就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的规划建设、质量监管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境内公路总里程2886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平均公路密度35.6公里、水泥(沥青)路面基本为空白状态,好路率仅12.9%……“内无好路,外无出路”,成为40年前娄底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以来,娄底市交通运输系统努力推进办人民满意交通,着力加强交通路网建设,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初具规模,实现了从总体缓解到基本适应的重大跃升。

2002年12月,全长41公里的潭邵高速公路娄底段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市高速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娄底正式进入高速时代。_副本.png

2002年12月,全长41公里的潭邵高速公路娄底段建成通车。

2016年12月30日,娄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娄底至衡阳的路程缩短为90公里,仅需要1小时就能抵达。_副本.png

2016年12月30日,娄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娄底至衡阳的路程缩短为90公里,仅需要1小时就能抵达。

高速公路从无到有 形成井字网络

2002年12月,全长41公里的潭邵高速公路娄底段建成通车,娄底高速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正式进入高速时代。“十五”以来,娄底市高速公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跨越发展,构建了“井”字型高速公路黄金骨架网络,先后建成潭邵、娄新、新溆、长韶娄等7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龙琅高速公路,全市建成高速公路主线里程达320公里,比2002年增加279公里,增长近7倍;每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从2008年的0.5公里提高到3.9公里,增长近7倍。

娄底中心城区东有益娄高速、南有娄新高速、西有安邵高速、北有长韶娄高速,外环形成“井”字型高速公路黄金骨架网络,5个高速公路出口全面打通,拉近了娄底与外界的距离,彻底改写了娄底外无出路的状况。

昔日泥泞不堪的农村公路_副本.png

昔日泥泞的农村公路。

今日通畅便捷的致富通道_副本.png

今日通畅便捷的致富通道。

干线公路成线成网 促进区域融合

40年来,娄底干线公路实现了从窄变宽、从短到长、从通到全、从线到网的质的飞跃,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成线成网、外通内畅”的干线公路交通网络。

近5年来,全市共完成干线公路建设投资46亿元,投资额超“十一五”、“十二五”投资之和,新增干线公路通车总里程372公里,先后完成了涟源杨市至白马、双峰石牛至县城等20个干线公路改造项目,完成国省干线大中修工程430公里、安保工程488公里,改造危桥88座。

贯穿五县市区的娄底大道,目前,娄涟段建成通车,娄双段、冷新段有望在年底建成通车,预计到2019年全线竣工。全力打通市区两级交通、经济大动脉。同时,借助城市环线建设,推动城区道路“内成网,外成环”,为市县两级城市规划区争取了一批构建城市环线、打通外向通道的项目,里程达到140多公里,较好地实现了公路与城市道路的有机结合。

2017年6月30日,冷水江新城大桥(资江二桥)建成通车。该桥全长1035米,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为80kmh,是我市第一座斜拉桥。_副本.png

2017年6月30日,冷水江新城大桥(资江二桥)建成通车。

农村公路通达通畅 打开致富大门

“十一五”以来,娄底累计投入资金42亿元,实施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完成通达和通畅工程9800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3350公里,比1978年增加10839公里,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达到12117公里。全市85个乡镇100%通水泥沥青路,2096个建制村全部通公路,通达率100%,通畅率由2003年的23.25%提高到2015年的100%,提高76.75个百分点,绝大部分群众走上了沥青路或水泥路,娄星区成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市区。

“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开通农村客运班线99条,新建农村客运站14个、农村客运招呼站1276个,建制村通班车率达98.5%,彻底改写了广大农民群众出不来、进不去的历史,大大降低了生产生活资料和农产品的运输成本,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打开了“金门”,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坐上客班车,在田间地头就能把农产品卖出去。

来源:红网

作者:袁雅琴

编辑:谭卫丰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rednet.cn/content/2018/11/16/80321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万宝新区
  • 重要新闻
  • 平安娄底
  • 乐游娄底
  • 质量娄底
  • 治超
  • 公示公告
  • 时评
  • 专题
  • 国内
  • 区县(市)
  • 部门
  • 经济
  • 民生
  • 活动
  • 商圈
  • 红视听
  • 汽车
  • 房产
  • 企业
  • 健康
  • 教育
  • 发现娄底
  • 文化
  • 时政
  • 融媒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娄底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