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明是管出来的”系列评论之三——遏制“破窗效应”

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情形:一片绿茵茵的草地,如果有一个人踩过而这个脚印尚存,后面就有无数个脚印纷至“踏”来;一面墙上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新入住的楼宇,人们会很不好意思扔垃圾,但是一旦楼道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随地乱扔垃圾;十字路口,一个行人闯红灯没有受到阻止或处罚,后面就会有大量行人“前赴后继”。而所有这些违反社会公德的人都神态自若、面无愧色。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不管,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有人打破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如果这扇窗户得不到及时维修,其他人打破更多窗户也不会感到自责。久而久之人们习以为常,导致恶性循环,就可能“更多的窗户被打破”。

面对“破窗”,我们首先要放下手中的那块石头。文明素养是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要求,每个打烂窗户的人,在举起石头的一刹那,同时也扔掉了对文明的敬畏,把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公之于众。恪守规则意识、增强文明意识,守护好每一扇城市文明的“窗口”,坚决拒做下一个跟风的“砸窗者”,是每一个文明市民应有之责。

面对“破窗”,我们要对打破文明之“窗”的第一人“零容忍”。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对于任何不文明的人和事、言与行,无论大小如何、轻重与否,都必须露头便打,把一些负面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第一扇破窗”常常是事情恶化的起点。如果第一次“破窗”得到允许,就会传递这样一种信息:制度可以不遵循。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破窗效应”示范下,制度将被忽视、违反乃至践踏!严防“破窗效应”,才是扣紧了制度执行的“第一颗纽扣”。以不断加大的外力强化约束,让放纵自我、妨碍他人、侵害公序良俗的行为付出代价,方能防止“破窗效应”。只有当常态的教育感化使人“不愿违反”,规范的法规流程使人“不能违反”,完备的监督体系使人“不易违反”,严厉的问责约束使人“不敢违反”,文明创建中的“破窗效应”才能从根本上破除。

面对“破窗”,我们要尽量把所有“破窗”都及时修补上。例如,社区环境脏乱差是文明城市创建中的一扇破败的窗子,开展专项整治,让环境变得清清爽爽,就是修补破窗的行为。我们要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干部带头,群众参与,对社会生活领域各种不文明行为说不,遏制不文明行为这扇破窗,营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环境,不断补足文明城市短板。我们不仅不做下一个打破“窗户”的人,更要努力去做修复“第一扇破窗”的人。

“打破”容易,“修补”不易,且行且珍惜。

来源:娄底日报

作者:娄底日报评论员

编辑:袁雅琴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万宝新区
  • 重要新闻
  • 平安娄底
  • 乐游娄底
  • 质量娄底
  • 治超
  • 公示公告
  • 时评
  • 专题
  • 国内
  • 区县(市)
  • 部门
  • 经济
  • 民生
  • 活动
  • 商圈
  • 红视听
  • 汽车
  • 房产
  • 企业
  • 健康
  • 教育
  • 发现娄底
  • 文化
  • 时政
  • 融媒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娄底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