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娄底2月20日讯(通讯员 李亮 谢立松)2月18日,笔者从冷水江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冷水江大力实施转型提质战略,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剩产能加快淘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一批企业浴火重生,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2018年,冷水江市跻身中国小康城市百强,连续11年跻身湖南省经济十强县市行列,转型经验得到国家层面推介。
2018年,冷水江市致力于转型提质发展、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推进工业提质转型、三产提质升级、农业提质增效、城市提质扩容、环保提质攻坚、民生提质改善“六大提质工程”,全市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8%,是近五年来最高增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49%,继2013年后再次迈上20亿元台阶,税收占比达到85.64%,财政收入增幅与质量双提高。小康建设、转型发展等多项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位置、有影响;开放型经济、“放管服”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经济发展、城乡面貌、人民生活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于高质量产业。冷水江市结合产业基础和优势,着重在产业链拓展、价值链延伸和创新链升级中形成强力“磁场”,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铁腕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构筑了一批经济转型“高地”和项目发展“洼地”。
铁腕淘汰整合锑、煤、水泥产能,关闭退出煤矿及与煤伴生矿10家,化解煤炭产能约90万吨;关闭退出砖厂和采石场各11家。推动钢铁、有色金属、化工产业“延链”,以冷钢、天宝为依托,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钢铁产业下游产品和不锈钢产品,冷钢连续11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闪星锑业投资的锑冶炼黄金回收生产线,变废为宝,每年新增效益数亿元。着力培育和引进光电子、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不锈钢、紧固件、光电子等产业园发展趋势向好,钢铁、电力、化工、有色等传统产业动能强劲,光电子、生物医药等一批有技术有市场的企业入驻,一批“冷商”回乡创新创业,涌现出一批“小巨人”企业和细分领域“单打冠军”,新材料等领域掌握了核心技术,一批企业跻身世界和全国同行业前列,积蓄了发展动能。2018年,不锈钢一期、鼎晟光电、京科科技、汇鑫陶瓷、黎辉科技等13个产业项目先后投产,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
企业纷纷走出国门,2018年新增外贸企业19家,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华科高新成为国际特殊钢行业耐火材料制品供应商,鑫达玻璃窑用耐火材料产值位居全国第一,30%产品出口。外贸进出口由锑产品、铁矿石升级为耐火材料、皮草、超高纯石英砂、化工、机电等多个领域,完成进出口总额5.12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增长74%,发展势头迅猛。
为推动企业高速发展,冷水江市发挥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作用,整合各类要素资源,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构建多层次企业研发平台,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起发展新优势,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三A新材料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鼎晟科技引进了中南大学科研团队,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与此同时,冷水江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全省政务服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下放村级民生事项111项,铎山镇被列为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警务机制改革经验在全国推介,冷水江市被评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市。
随着“转型提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冷水江市正在向着形态更高级、结构更合理、质量效益更好的方向演化,工业企业盈利能力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凸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2018年工业企业上缴税收11.7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利润27.4亿元,同比增长146%,经济效益的增量和增速均为五年来最好水平。钢铁、电力、水泥等传统动能为整体效益增长奠定了基础,冷钢、华新水泥税收分别首次迈上6亿元、1亿元台阶,金电发电量达历史最高。新动能支撑作用不断加大,三A新材料税收迈上千万元台阶。
来源:红网
作者:李亮 谢立松
编辑:袁雅琴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