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钢枪在手,他们是保家卫国的铁血长城。
锄头在手,他们是田野乡间的超级“尖兵”!
在娄底这片热土上,有一群“最强王者”切换了战场——从军营到村庄,ID没变:“兵支书”!军装虽脱,但Buff满格:纪律性Max!执行力Max!奉献值Max!
他们不搞“纸上谈兵”,玩的是实打实的“野区发育”!八一来临,红网记者深入娄底一线,看“兵支书”如何用军营智慧破解乡村难题!听乡亲们真情实感的点赞!拍下村庄肉眼可见的“颜值+实力”双升级!
这波报道,不唱赞歌,只讲故事!故事里,有泥土的芬芳,有奋斗的汗水,更有退役军人们那颗永远在线、永不掉线的赤子之心。他们正用行动证明:最硬核的“军魂”,在乡村振兴的“新战场”上,照样能Carry全场!
坐标:娄星区花山街道办事处铁西社区
关键词:90后兵支书、铁西社区“万能砖”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肖默西 罗子依 刘丹艳 摄影 方祥文 实习生 丁欣艺 邹慧怡 通讯员 常彬 杨艺屏 娄底报道
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句口头禅,早已成为胡乐扎根社区的精神坐标。
1991年出生的他,现任娄星区花山街道办事处铁西社区党总支书记。这个15年前从军营退伍的年轻人,将部队里雷厉风行的硬朗作风,悄然转化为社区治理的细腻笔触,写进千家万户的日常里。
胡乐在了解社区情况(右二)。
从“门外汉”到“贴心人”:用军人韧劲筑牢群众信任
2010年退伍后,胡乐选择走进社区担任基层干部。初到岗位时,他面对居民不知如何开口,宣讲政策像背诵条文,调解矛盾只会搬弄道理,群众自然对他少了几分信赖。
“那时候确实犹豫过、退缩过,但军人不服输的韧劲总在较劲。”胡乐回忆道。他拿出新兵连的拼劲,两个月内啃完社区所有档案台账;每逢会议或老干部外勤,必定到场旁听,悄悄记下群众工作的沟通技巧。
他总爱操心群众的琐事:夫妻拌嘴、婆媳闹僵、邻里争执,只要是居民犯难的事,总能看到他上前搭话的身影。慢慢的,这个曾经的外行人成了大家认下的自家人。
“随时叫、随时办、随时帮”这行字,被他写在本子上。防溺水宣传时,他带着志愿者走街串巷,汗水顺着脊梁骨浸透衣衫;扫黑除恶宣讲中,他举着喇叭在小区巡回,嗓音沙哑到说不出话;反诈科普时,他对着老人反复演示操作,耐心磨破嘴皮。
214栋加装的电梯。
啃下“硬骨头”:用实干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2022年9月,胡乐调任铁西社区党总支书记,上任即遇上块难啃的骨头——214栋加装电梯。
这栋建成24年的7层老楼住着28户人家,半数是腿脚不便的老人,加装电梯的愿望非常强烈。可真要动工,居民又在费用分摊、公共面积占用、采光遮挡等问题上各执一词,几次协商都不欢而散。
胡乐带着居支两委干部、小区党员和热心居民组成协调组,梳理社会关系,调解邻里矛盾。邀请电梯公司现场测算数据,还组织居民去已装电梯的小区实地体验。最后通过“楼宇会”逐户表决,分歧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沟通中渐渐消融。
“电梯装好后,老老少少都方便了,大家别提多高兴。”住在3楼的沈树华说。如今两年多过去,早晚高峰时,电梯里总传出老人的招呼声、孩子的欢笑声,这成了胡乐眼里最动听的动静。
铺好沥青路的福安巷。
铁西社区是个“老骨头”—— 上世纪 50 年代建成,19 个小区里过半没有物业管理,路面坑洼、管道锈蚀是常态。其中铁西路、福安巷、沿铁巷更是居民出行的拦路虎,大雨一来,就容易出现积水。胡乐上任后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2022年10月推动三条道路动工修缮,彻底解决了出行难题。
“乐支书虽然年轻,考虑问题却周全,遇上事总先把担子扛起来。”铁西社区党建专干夏艳坦言,有他在,同事们既能沉下心工作,又能放开手发挥特长,服务居民更有底气了。
宣传反诈知识。
织密“民生网”:用共建共治激活社区活力
群众的事情得让群众主动参与。多年基层工作让胡乐摸到规律,社区要稳,就得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他带动下,铁西社区形成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治理模式,推动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让过程有大家的影子,成效由大家来评判,成果归大家共享。
退役军人优待证申领期间,胡乐在社区服务大厅设专窗,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办理对象,带着工作人员上门服务,优化流程的做法获退役军人及家属点赞。
针对电信诈骗高发的问题,胡乐换了个法子——打“迂回战”。按片区培训年轻人当宣传员,再由他们向家中老人手把手教学;先给辖区门店、企业负责人集中授课,再由他们带动全体员工学习;对流动人员,他和志愿者利用周末逐户推广反诈软件。在他的努力下,辖区电诈发案率明显下降,居民防范意识和法治意识显著提高,遇到无法辨别真伪的电话、短信都会来社区找胡乐咨询。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胡乐还发动130多名老党员、退休干部、退役军人组建志愿服务队。根据不同群体需求,打造出儿童之家、老党员之家、户外劳动者服务点等特色平台,每月常态化开展孤残老人慰问、困境儿童关爱、免费义诊等活动,年均服务近70次,用一件件小事解决了居民的大麻烦。
如今在铁西社区,老人们知道有事找乐支书准能有回应;年轻人明白这个书记能带着大家干成事;班子成员清楚跟着他干心里特别踏实。
“我就是块砖。”胡乐常说,哪里有坑洼,就往哪里填。
这块从军营里走出的砖,在铁西社区的土壤里扎得愈发牢固,不仅垒起了民心相通的围墙,更滋养出生生不息的希望。
相关报道>>>兵支书①|谢时文:从“砂场废墟”到“甜蜜果园”的逆袭战
来源:红网
作者:肖默西 罗 子依 刘丹艳 方祥文 丁欣艺 邹慧怡 常彬 杨艺屏
编辑:李响炮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