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委网信办组织网络正能量骨干和部分新闻媒体走进乡村,共同见证扶贫的力量。(周松华/摄)
参观双峰县印塘乡文凤禽业基地。(周松华/摄)
参观娄星区双江乡娃娃鱼养殖基地。(周松华/摄)
参观红薯片制作过程。(李响炮/摄)
“中医治本”这句话来自《黄帝内经》,原文是“治病必求其本”;高明的中医往往能够抓到疾病的本质和治疗核心,对症下药去掉病根。其实要想脱贫致富,摘掉“穷根”,跟中医治病的道理是相似的。
11月27日,湖南娄底市委网信办组织十名网络正能量骨干和部分新闻媒体“走农村、看成效、聚力量”采访调研,共同见证扶贫的力量。我作为一名曾在媒体干过的老新闻工作者应邀参加了这一活动,一路走来,收获满满,总的感觉是:用中医之“道"才能拔掉“穷根”!
双峰县印塘乡岳家村的文风禽业农民合作社,是一家集畜禽良种繁育、研发、加工、销售等一体的龙头企业,该公司总经理邹胜文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经济共同体形式,采取委托、直接、劳务等三种模式,全年带动全县55个贫困村2118户4000余贫困人口脱贫。而同属双峰县的梓门桥镇黄马洲村靠打造现代农业园,三年来,向贫困户发放红心脐橙种苗14万多株,种植2000多亩,让贫困户稳定增收致富。当地贫困户彭卫高兴地告诉我,他家过去因大病返贫,现在在扶贫工作队帮助下种了5亩脐橙,年收入近5万元,几年工夫就脱贫了。
娄星区双江乡山地多、土质好,空气清新、水质无污染,对娃娃鱼生长发育好,该乡村民贺德贵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带头养起了人工繁殖的娃娃鱼,他一举带动近200人脱贫,特别是有5户异地搬迁贫困户也拔掉了“穷根”,现在娃娃鱼被当地村民称为“致富鱼”。该乡万家村也是因地制宜,帮助村民发展红薯产业,通过“小产业”打开致富门,让红薯成了当地“甜蜜的事业”,让700多人脱贫。该村年近60的贫困户范妙连,家里拖着一个从小患小儿麻痹症的儿子,其丈夫十年前过世,在村支两委和驻点干部的帮助下,靠种植加工红薯一举脱贫,成了村里的“十佳先进典型”。
透过这些鲜活的脱贫事迹,我发现脱贫攻坚有如中医治病,必须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治疗。中医很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和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而脱贫攻坚也一样:自然环境、四季变换、气候变化、地理条件都对脱贫产生重要影响;而脱贫攻坚具体方案可以借鉴中医“望、闻、问、切”的辨症治疗之“道”,首先“望”贫困实际,在精准识别上下功夫;然后“闻”百姓心声,在顺民意上开门纳谏;再“问”致富经验,精心梳理根源探究竟;最后“切”致贫脉象,在精准施策上“对症下药”,才能彻底拔掉“穷根”,真正脱贫不返贫。
脱贫攻坚容不得半点虚假,扎实、真实才能经得起检验,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比喻的像“绣花”一样,脱贫工作落小、落细才能真正落实,用攻坚克难的勇气,奋力冲刺最后“一公里”。在这方面,双峰县、娄星区用真心,动真情,出真招,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切实增强贫困群众的认同感,让扶贫政策、项目、资金落地生根、发芽成长;他们像中医治病一样,主动为贫困户出谋划策、寻找门路,为贫困户干事创业,脱贫致富,拔掉了“穷根”。(文/谢军)
来源:红网
作者:谢军
编辑:李响炮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