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化八旬老人的种田情结:只要身体行,就一直种下去

微信图片_20201106161523.jpg

饶连山老人采用机械化耕田。

微信图片_20201106161514.jpg

饶连山老人为禾苗喷洒农药。

微信图片_20201106160122.jpg

老人正打算用独轮车把红薯“运”到地窖去。

红网时刻娄底11月6日讯(通讯员 彭剑峰 刘登簇)“只要身体行,种田一直会种下去!“这是新化县油溪乡油溪村现年85岁老人饶连山面对有人提问时常回复的一句话。这么大的高龄老人,为何对种田还那么痴情?近日,笔者赴油溪乡釆访了老人。

见到这位老人时,老人正在用独轮车把红薯“运”到地窖去。尽管老人85岁了,但依旧精神抖擞,头脑清晰,非常健谈。 只是80岁高龄的老伴有点“牢骚”不已: 他种田,我跟着他受“罪“……

生在资江边上的饶连山老人,从小水性好,戏称“水鸭子”。17岁时就帮大队在河里驾渔筏子,后来摇桨的风篷船代替了渔筏子。1958年结婚后,带着妻子在资江河上,风里来,雨里去,从摇桨到机器船,老人一驾就是50年,从未去接触过家乡的田土。老人驾船期间,缘于朋友的一句话,便自费做了一艘龙舟,端午节时,还请划船手参加龙舟比赛,此举可知老人有一股不服输的犟劲。

直到八十年代末,老人才正式与田土结缘。那时起,老人一边驾船,一边耕种自家的田地。随着公路不断的修建,曾经靠水运为生的日子,逐渐被淘汰出局。因此,老人对田土看得更加“珍贵”。

2007年,时近72岁的饶连山老人,看到村里有一些田土没人去耕种,于是,惜地如金的老人,不顾四个儿女的反对,毅然一口气承包了17亩水田,其中有9亩用于种植水稻,8亩种植其它农作物。

面积增多,年龄增大,老人对犁田耙田,已经力不从心了。头脑聪明的饶连山,向科技要效益。他买来耕田机,制作独轮车,驰骋田野,连续13年种植水稻和旱作物。

在采访中,老人带笔者参观了他的3口地窖和一处小菜园。这地窖是老人耗费了15年时间一锄一锄挖出来的,以便储藏红薯、南瓜等各种农作物。他高兴地告诉笔者,今年收成有8500斤稻谷,5000斤红薯。

老人说,当农民,不以耕种为乐,不珍惜来之不易的土地怎么行?现在国家政策好,耕田种地,自食其力,是件乐事,只要自己身体好,就会把田种下去!

“老人的4个子女搞的蛮不错,子女们常常苦劝老人休息,但他不知道享福,坚持种这么多田。”老人的邻居说。

八旬老人种田的事迹,得到了油溪乡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并号召全乡人民向老人学习。

来源:红网

作者:彭剑峰 刘登簇

编辑:李响炮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rednet.cn/content/2020/11/06/856943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万宝新区
  • 重要新闻
  • 平安娄底
  • 乐游娄底
  • 质量娄底
  • 治超
  • 公示公告
  • 时评
  • 专题
  • 国内
  • 区县(市)
  • 部门
  • 经济
  • 民生
  • 活动
  • 商圈
  • 红视听
  • 汽车
  • 房产
  • 企业
  • 健康
  • 教育
  • 发现娄底
  • 文化
  • 时政
  • 融媒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娄底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