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城南阡陌绘宏图

下载.jpg

引进大型实力房企,加快品质城区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图为碧桂园·豪园

下载 (1).jpg

百年名校换新址,新增学位2000余个。图为振翩小学新校园

下载 (2).jpg

文昌科技年产3万件轨道交通铝基复合材料制动盘项目投入生产。图为工人正在做产品检测

下载 (3).jpg

随着10余个区块链应用场景落地,"链城"娄底,声名鹊起。图为兄弟城市在区块链产业园参观学习

红网时刻通讯员 陈辉 柳叶妮 刘厅 娄底报道

“洞顶蓝天白云,天高云淡,晚间通行,恍若置身梦幻世界,惊艳无比……”在上海发展的王晶晶手机里一直珍藏着万宝隧道网红小视频,近日回家探亲时她特意驾车去实地体验了一把,对家乡的发展变化赞不绝口。

从万宝隧道洞顶装饰技术获国家专利,到富冲大桥斜拉杆装饰性造型系全国首创,再到娄底移动互联网产业园成为娄底市民新“打卡地”,这些家喻户晓的标志性建筑,只是万宝新区近年巨变的一个缩影。

10年来,万宝新区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市直部门大力支持下,坚持把顶层设计发展蓝图、科学编制发展规划、长远谋划发展布局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空间资源禀赋,突出两型发展导向,努力改善发展条件,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万宝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挥后发优势,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建设两型产业聚集区、现代商贸物流区、生态宜居示范区、城乡统筹样板区,全力打造娄底城市副中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综合实力日益增强

乘春风而生,踏高歌而行。

2011年是起步之年,万宝新区以乳虎啸谷之势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落实“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全年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计划102%;实际到位内资30.62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53%;到位外资3400万美元,占全年任务的154.5%。批回土地1875亩,自筹资金4.5亿元,开发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2015年,万宝新区强化宏观指导、细化具体操作,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6%,排名全市第二;到位内资49.6亿元,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01%;完成财税收入2.04亿元,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02%。主要经济指标圆满完成市里下达的考核任务。

2020年,万宝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10%;内联引资106亿元,同比增长14%;实际到位外资8309万美元,同比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内联引资、实际到位外资分别是2011年的8倍、5.22倍、3.94倍。

“10年来,我区持续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10%以上的增幅。”万宝新区党委书记伍鹄高兴地介绍。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10年前,在万宝新区规划的1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阡陌纵横,鸡犬声鸣,人们晚间向北张望,城市灯火阑珊,虽然毗邻中心城区,但城乡差别有沟壑。10年来,这里开发热潮如火如荼,俨然成为“交通枢纽,门户核心”的现代新城,建成区面积达24平方公里。

10年间,万宝新区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注重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加快品质城区建设,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善。

夜幕降临,富冲大桥熠熠生辉,娄星南路车水马龙。这条万宝新区发展的主动脉上,学校、医院、住宅小区、产业园、交通枢纽一应俱全。10年来,万宝新区先后修建娄底大道(新区段)、娄星南路等城市标准等级道路16条40公里。娄星南路的另一端“高铁南站枢纽一体化”应运而生,已成为交通疏解中心,实现了商务旅行、市内通勤、过往转乘等功能一体化。静安西街与甘桂路相连,万宝大道东段全线开通,高丰路、紫鹊界路、大石山路、金星路等都已竣工。如今,新区已形成“六纵五横”城市道路框架。

目前,万宝新区已开竣工各类高品质小区住宅面积超过180万平方米。特别是碧桂园、大汉集团等品牌房企进驻万宝新区后,打造出了娄底人居的新标杆。

招商引资长足进步

“个个是形象、人人都招商。”

10年来,万宝新区一直把招商引资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做到一周一调度、一月一讲评、一年一总结,切实破解发展瓶颈,着力增强发展后劲。

“一带一路”“进博会”“沪洽周”“中博会”“湘博会”“娄商会”等重大招商节会系列活动,万宝新区从没缺席。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万宝新区没少光顾。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地产业转移,万宝新区时常对接。

招商方式上,万宝新区灵活多样,既打“乡情牌”“亲情牌”,实施娄商回娄创新创业工程,诚心诚意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也围绕产业链,实行上门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云招商。同时,始终坚持项目准入制度,严格按照两型要求,做到“六不准”,严把项目入园关。

项目引得进是关键,留得住是至要,发展好是核心。为此,万宝新区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持续优化政务环境、营商环境、治安环境、社会环境。成立投资服务中心、区块链办公室等服务机构,对入园项目相关手续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全力提供财务、人力资源、咨询等贴心服务,做到“企业动嘴、政府跑腿”。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对入园项目用地、用水、用电、用工等方面给予最大优惠和大力扶持,不但兑现优惠政策,而且从不朝令夕改。

通过全方位厚植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优势,万宝新区如同一块充满魔力的磁石,源源不断吸引着优质企业入驻、引来了企业家投资。尤其是近5年间,引进项目130个,合同引资300余亿元。其中2020年,仅数字经济、现代物流、片区开发等领域签约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4个,合同引资186亿元,其中投资超5亿元项目2个;新增重点在谈招商项目5个,意向合同投资120亿元。

产业项目风生水起

成在产业,兴在项目。

10年来,万宝新区紧紧抓住产业项目第一要务,始终围绕“城市服务经济”主攻方向,重点推进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现代物流、健康养老四大产业,中国物流、中国铝业、中国电子、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碧桂园、陌陌科技、58科创、浪潮集团、达安基因等央企或上市企业纷纷前来落户,相继建成或投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万宝新区积极探索“互联网+高铁”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利用高铁南站闲置场地,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成立娄底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围绕视频直播、区块链、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数据等五大板块发力,已入驻企业460家,累计实现产值56.4亿元,税收2.4亿元。区块链产业风生水起,“区块链+不动产登记”“区块链+金融”10余个应用场景落地应用。

2019年3月,时任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在娄底移动互联网产业园考察时,对此给予了“化闲置为神奇”的高度评价。同年,全省产业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首站即观摩娄底南·联创小镇。

与此同时,万宝新区全力加快科研攻关和技术改造,推动文昌新材、同丰科技等智能制造企业创新发展,文昌新材新技术和新产品获得201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9年度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国新材料产业博览会金奖和第三、四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金奖等。

不仅如此,万宝新区还以中国物流娄底诚通物流园、电商物流产业园为载体,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引进邮政快递、顺丰物流、海尔日日顺等60余家商贸物流和快递企业;依托中山大学达安基因娄底医养中心、娄底五官科医院等项目,积极发展康养产业,来势喜人。

创新发展可圈可点

10年来的探索与实践,万宝新区上下对创新发展重要性有着深刻的体会。“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万宝新区管委会主任肖雄杰在全区相关会议上总要重申这一观点。

为积极培育创新主体,万宝新区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扶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家;拥有各项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专利7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5项。

文昌科技以前是一家传统建材企业,后来致力于汽车关键零配件轻量化和轨道交通关键设备国产化生产研发,在万宝新区牵头组织下,通过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国内知名资本合作,提升科研、管理水平,在转型升级中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该企业获得2019年度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3次获得中国新材料产业博览会金奖,被列入湖南省10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

以此为契机,万宝新区联合文昌科技高标准建成了国家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半固态加工技术开发基地”“湖南省铝合金半固态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去年2月27日,全省首家省级区块链产业园正式落户万宝新区。

早在2018年,娄底吹响了打造“链城”的号角,万宝新区率先行动。娄底区块链产业园2018年5月15日在万宝新区揭牌成立,成为全省首个区块链产业园区,项目涵盖社区引擎、数字资产交易服务、云计算服务、政务服务平台、数字资产量化管理平台等多个区块链垂直领域。基于利用区块链重构城市信用的发展思路,娄底建立了全市企业信用信息库,开发了第一个应用场景———区块链+娄底智慧信用平台。

找准思路,创新模式。2018年11月13日,娄底区块链不动产信息共享平台正式上线,颁发了全国首张区块链不动产登记凭证。该平台跻身2018第四届中国“互联网+政务”优秀实践案例50强,同时获得了2019年国际大学区块链创新大赛最佳应用奖。

万宝新区以此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以场景换产业”模式,推进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紧扣区块链+政务服务、数字经济、民生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等四大应用方向,在全国率先研发了政务、工商税务登记、国有资金竞争性存放平台等多个区块链应用平台。区块链民政核对平台项目已交付验收,区块链招投标应用平台已完成测试,反电诈侦办平台和城市数据基础服务平台已基本完成开发。

“区块链+政务服务”的“娄底模式”和“娄底经验”,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

“链城”娄底,声名鹊起。2019年互联网应用万宝峰会暨国际大学区块链创新大赛、首届娄底电商节成为万宝新区的“新名片”。

因为这些耀眼业绩,万宝新区先后被授牌湖南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湖南省移动互联网产业园、湖南省大数据产业园、湖南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湖南省区块链产业园。

民生事业显著改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10年来,万宝新区先后完成5个对口扶贫村的帮扶任务,实现162户409人脱贫;建成安置小区和棚户区改造项目9个,安置拆迁群众5000余人,解决3556户困难职工住房问题;建成金海学校、振翩学校,新增学位7000多个;正在推进达安基因娄底医养中心、娄底五官科医院建设,可解决2000余个医养和就医床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前,全市各地正在奋力推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万宝新区人信心百倍、豪情满怀,更将以奋楫争先的闯劲、披荆斩棘的拼劲、滴水穿石的韧劲,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十四五”期间把发展航船引向“高铁新城时代”,为新时代现代化新娄底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 红网

作者:陈辉 柳叶妮 刘厅

编辑:肖银资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rednet.cn/content/2021/01/06/881371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万宝新区
  • 重要新闻
  • 平安娄底
  • 乐游娄底
  • 质量娄底
  • 治超
  • 公示公告
  • 时评
  • 专题
  • 国内
  • 区县(市)
  • 部门
  • 经济
  • 民生
  • 活动
  • 商圈
  • 红视听
  • 汽车
  • 房产
  • 企业
  • 健康
  • 教育
  • 发现娄底
  • 文化
  • 时政
  • 融媒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娄底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