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大力营造人人理解改革、人人参与改革、人人响应改革、人人支持改革的浓厚氛围,红网娄底站特别策划推出系列报道《改革在身边》,用笔头和镜头聚焦“湖南基层改革探索100例”娄底入选案例,展现改革开放给娄底老百姓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风景如画、产业兴旺的油溪桥村。
油溪桥村举行积分分红表彰大会。
红网时刻记者 谭卫丰 李响炮 通讯员 刘登富 罗孝福 刘明 娄底报道
“以后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自己又多了一份收入,从来没有想到,我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也能从村集体经济中领到分红。”在湖南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2020年度积分分红表彰大会上,村民苏术初领到5952元分红后,脸上露出更加灿烂的笑容……这是油溪桥村通过改革创新打造基层治理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加速度”,用小积分激发基层组织新活力、增强村民百姓新动力、释放乡村振兴新潜力的一个缩影。
湖南省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地处娄底与益阳交界的偏远山区,石头多耕地少,属典型的石灰岩地貌。“有女莫嫁油溪桥,干死蛤蟆累死牛”,这句顺口溜是多年前油溪桥村的真实写照。2007 年以前,全村没有一米硬化公路,村民人均纯收入不足 800 元,村集体负债 4.5 万元,全村娶不到媳妇的光棍有 10 多个,被列为省级贫困村。
针对基层组织组织力不强、凝聚力不够的痛点,乡风民风落后的堵点,群众参与度不高的难点,油溪桥村创造出村级事务全覆盖的“积分制”管理办法。其中积分由基础分、奖励积分、处罚积分等组成,逐人建立积分动态管理台账。对村干部、党员、群众等三个层级的行为人进行考核。将村规民约各项内容纳入到积分制赋分项目,其中,加分子项35个、扣分子项41个等。
油溪桥村夜景。
“小积分”激发基层组织新活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果基层组织自身无力,怎能带领村民一起发力?为了解决发展中的这一瓶颈问题,油溪桥村村支两委对积分制管理实行严格责任分工,成立村积分制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积分制筹划、积分审核认定、考核考评等各个环节。村组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推行“积分制”,切实以“一班人”带动“全村人”。
按照规定,积分制与村组干部工资绩效、个人考评直接挂钩,对其出勤、公益事业捐献、业务素质、任务完成、群众满意度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定补干部年终最后一名黄牌警告,连续2年黄牌的,不列入下届村干部候选人范围;其他定岗干部,每年如出现负分且是最后一名则淘汰,定岗人员连续2年获得第一名的,下届村支两委换届时优先提名。
21岁的扶红梅是今年刚刚当选的村干部,她坦言积分制的推行对于自身来说,还是挺有压力。但也正是因为有了积分制,也让更多的人有了希望,有了机会,更有了干劲。通过积分制管理,大家的考核由抽象画像具体到了用数字量化,真正使得“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不一样完全体现在积分上。每一名党员干部身上有了担子、工作有了动力,大家纷纷争相“得分”。仅2020年,全村32名党员就比村民多捐献384个义务工。
“现在是用明明白白的数据和实实在在的成绩说话,谁行谁上,大家都心服口服。”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以前在村里搞个职务,只要当个老好人,啥事都和和气气,一般没人反对。现在有了积分制,以前那一套就根本行不通了。
“小积分”增强村民群众新动力
“不要打牌买码、不要燃放鞭炮、不要大办喜事……”2月26日下午,油溪桥村召开2020年度积分分红表彰大会,全体村民参与,现场对所有村民一年来的“积分”进行总结、公布,并按积分多少领取村集体经济分红,同时对优秀学生进行了助学奖励。会上还公布了第8次修订版的村规民约。
村民苏述初为村里提供了一亩多土地,十亩多山地给村里修建公路和文化墙,并超额完成了筹工筹劳任务,全家七口人的积分达到了6000多分,这次分红5952元,是全村分得最多的一户。今年73岁高龄的苏述初说,积分管理将村民积分按比例折算成股份参与分红,村民也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办,“抢着干”的村民越来越多,“站着看”的村民越来越少,自己的干劲也是越来越足了。
“近年来,我们着手探索‘村级事务管理积分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户主档案袋,将村民的‘山、土、力’、遵守村规民约和参与村里建设等逐项赋分,打分到人、量化到户。”油溪桥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彭育晚介绍,目前油溪桥村已经引入7家公司,村集体以30%的资源入股比例参与公司利润分配,为村组织作用发挥和积分兑现提供资金保障。“让村民变股东”建立起了乡村、企业和村民的全方位利益联结关系,“我们就要让做得好的村民在家有里子,出门有面子,到了年底还有票子”。
近年来,油溪桥村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 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村庄建设,一手抓村庄治理,全力形成文明乡风,建设幸福家园。 据统计,实施积分制管理以来,全村每年节约烟花爆竹开支约80余万元,节省酒席开支 150余万元,避免打麻将、买六合彩等流失资金300余万元,一年共节约费用530多万元。此外,村里每年都开展“好媳妇”“好邻居”等“十好”评选活动,选评村里的先进典型,在全村形成了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近年来,全村没有发生治安案事件,没有发生安全事故,没有黄赌毒现象。
油溪河漂流。
“小积分” 释放乡村振兴新潜力
没有产业,乡村振兴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家发现一直坚守的绿水青山,其实就是致富的金山银山。于是油溪桥村村支两委一班人带领村民,综合山水、生态、农业、民俗等“稀有元素”, 依托境内油溪河奇、秀、美的资源优势和全村“12年植树30万棵、不砍一棵树”的生态优势,以及清代石拱桥、杨洪岩古风雨桥等历史遗存,大力开发油溪河峡谷漂流景区。
举全村全力做好旅游+文章,制定村级发展十年规划,科学规划产业分区,发展了乡村旅游、四季水果、小籽花生、田鱼、甲鱼等五大脱贫主导产业。村集体成立2家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村民资金入股30%、劳动力入股15%、土地入股5%。打造休闲度假观光园,开发休闲垂钓等农事体验项目,31家农家乐全部采取积分制管理,实行统一的公司化运作。
“我们在产业发展中摸索出了非常实用,非常有效的‘四不’特色,即不要发工资的员工、不要花本钱的产业、不要花租金的基地、不要愁销路的产品。”一提到村里的产业发展秘诀,村民彭德友更加神采奕奕,他告诉记者,村里不是简单地引进公司搞土地流转来发展产业,而是采用“村委+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实行村委统一组织开发、公司统一收购销售、种养专业合作社统一规划管护、农业技术人员统一培训指导、农民统一参与行动的模式。不仅发展产业可以挣钱,还能获得积分入股分红,所以大家的积极性是越来越高。
经过努力,油溪桥在全省首个整村创建国家级AAA景区,年接待游客6.5万人次,综合收入上千万元。村里还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脱贫攻坚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曾无人问津的“穷山窝”彻底蜕变成了游人如织的“香饽饽”,油溪桥村实现了由“省级特困”向“全国示范”的华丽转身。
回首过去,油溪桥村锐意改革,攻坚克难,奏响了脱贫攻坚的胜利凯歌。展望未来,油溪桥村必将勇于创新,久久为功,绘就出乡村振兴的隽美画卷。
来源:红网
作者:谭卫丰 李响炮 刘登富 罗孝福刘明
编辑:肖银资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