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李响炮 谭卫丰 肖银资 杨艳霞 通讯员 朱华美 罗曦 周杰 刘毅斌 实习生 赵薇 娄底报道
在娄新高速冷水江南出口,车流南来北往,让人感受到发展的脉动。而离出口不到500米的地方就是海源物流的货场。从这里,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大卡车经娄新高速,转沪昆高速后运至长沙等地。
“便利的交通是我们当初选择在这里建立物流园的主要原因。”海源物流办公室负责人李兵介绍,公司创办于2005年,那时候冷水江并没有高速,货车进场碰到一些窄的路段要人指挥,碰到低矮的电线杆要人用竹竿撑起线缆。娄新高速开通后,公司果断搬到了现在的双星村。“便捷、畅通的高速公路大大减少了运输时间和成本,可以说高速路就是我们物流企业的生命线。”李兵说。
娄新高速冷水江互通。
路带来的变化,湖南泽宏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曹向东也是深有体会。“当初正是看到了娄新高速给冷水江带来的物流变化,才决定成立农业公司,期望把这里的农产品卖到外面。”从2014年成立公司以来,曹向东这些年的生意可以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如今已是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五星乡村旅游景区。
“高速路一通,长沙、邵阳、怀化周边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我们的绿色蔬菜、特色水果,自养家禽等农产品走货也远了。”曹向东说,小路小富,大路大富,高速公路快富。物流成本的降低,意味着农产品的利润空间更大,群众的收益也会更高,原来因为物流原因无法及时销售的农产品,也有了走向外地市场的机会。
货车司机罗叶飞也是路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他说,以前从冷水江到长沙,要走很长一段县道、省道,弯道多、路面窄,即便想开快都不可能,而且最怕遇到路上堵车。随着高速的开通,对于司机来说,最大的感受就是开车更轻松了,收入也比以往更高了。
一辆辆大货车进进出出,娄新高速冷水江南出口一派繁忙景象。
大道通衢百业兴。高速的开通,拉近的不只是距离,还能加快当地经济发展速度,给沿线百姓带来摸得着、看得见的“红利”。素有“湘中第一镇”之称的冷水江市禾青镇,是娄新高速通车后受益最大的乡镇之一。由于“近水楼台”,禾青镇依托娄新高速,建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建材工业园,产品通过10多家物流企业运到全国,不少产品更是卖到了欧洲、非洲等世界各地。
在冷水江市电子商务产业园,一批批打包精致的杨二嫂、麻辣魔方等农特产品,正通过物流渠道快速发往全国各地。“以前运货到邵阳等周边的实体店要两天左右才可以到,现在半天左右就可以到了。”杨二嫂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禹文雄表示,随着高速的建立和发展,物流成本越来越低,时效也越来越快,这给加盟店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让公司拓展市场,开发外地客户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冷水江市电商产业园负责人谢熊剑介绍,冷水江虽然只有38万人口,但是每天的进出口包裹量却超过8万个。2020年,全市电商产业线上销售额达22.13亿元,目前整个园区入驻企业含备案企业有171家,全市产业就业人员在7000人以上,电商产业“高速路”已成为通向富裕、连接幸福的康庄大道。
来源:红网
作者:李响炮 谭卫丰 肖 银资 杨艳霞
编辑:肖银资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