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冲出“围城”,涟源蓝田种玉天宽地阔

  【逐梦新时代·县市区扫描】今日推出涟源市篇。涟源市隶属于湖南省娄底市,于1951年建县,1987年撤县建市。地处湖南省几何中心,是沟通经济走廊的咽喉之地。素有“煤海”“建材之乡”“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之称。

  涟源市老城区蓝田,于抗战“一寸山河一寸血”时,挺立脊梁扛起千钧重担,给30多所名校、10多万师生遮风避雨。硝烟弥漫,中国教育迁进蓝田“世外桃源”。其中“国立师范学院”讲台上,“文化昆仑”钱锺书艰苦兴教、粉墨情痴。“种玉古蓝田”,钱锺书同时孕育鸿篇钜制《围城》。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围城》写道。曾经蜗居湘中,涟源“里面的人难出去,外面的人难进来”。破除围墒,涟源全方位突围,昔日钱锺书笔下“偏僻山区小镇”,一跃成湖南县级强市。

  走长韶娄高速,涟源1小时到长沙。

  交通突围,“湘中通衢”一路坦途

  涟源籍著名作家谭谈小说里,家乡“山道弯弯”;电视剧《围城》中,方鸿渐一行由邵阳,到三闾大学(原型即国立师范学院),坐轿子须走两天。抗战烽火冲天,蓝田能从容摆放成千上万张安静课桌,得益于涟源交通“山重水复疑无路”,阻挡了日寇铁蹄。

  彼一时,此一时。弯弯山道转眼桎梏手脚,涟源一度深陷“围城”。

  涟源地处湖南几何中心,系三湘连横东西、合纵南北的咽喉走廊。因对外主动脉华雷线超期服役,且遭运煤重型车碾压不堪重负,对内唯一高等级公路娄涟公路坑坑洼洼,“内无好路,外无出路”,涟源好比一个封闭圆环,困守孤岛“五里一徘徊”。打通任督二脉活血畅气,涟源举全市力、聚全市财,激情澎湃改天换地,甩开膀子助跑“大交通”。

  沪昆高铁、娄邵铁路呼啸穿境,娄怀、安邵、长韶娄三条高速相继通车,13个高速公路出口密布,涟源一举成全省高速出口最多县市,“高速时代”御风舞。编织好高铁、高速经线,涟源细绣乡村公路纬线,筑致富路、架连心桥,畅通边远山区脉络,消除一头进、回头出“断头路”,全市乡村通车率迅猛跃居湖南前茅。

  以高铁、高速作“主骨架”,以贯通全境11条干线作“主动脉”,以3000公里乡村公路作“毛细血管”,全新“区域交通枢纽城市”涟源,南北可通达广东、内蒙,东西可直抵上海、昆明,1小时车程到长沙……过去“交通盲肠”,突出“围城”变“湘中通衢”。

  交通“先行官”引领,一路坦途延伸,现代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顺畅快捷,涟源活力迸射、阔步疾进。涟水河畔,一颗“湘中明珠”敞开天下胸怀。

  康麓生物种植基地,臭皮柑“香”了起来。

  产业突围,“湘中煤海”多业竞秀

  交通脉搏强劲,区位优势催生加速度,拉动涟源产业快速转型。

  涟源走出了“三一巨头”梁稳根,产业气氛向来浓厚。这个湖南老工业基地,素称“湘中煤海”、有色金属之乡,是世界最大触煤生产基地、全国知名煤机生产基地。传统煤炭支柱产业,撑起过涟源财政收入半壁江山。然而,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2011年,涟源名列“资源枯竭型城市”。虽传统产业体系“船大难掉头”,涟源却毅然壮士断腕,摒弃资源依赖路径,审时度势趟水“掉船头”,重塑产业脊梁。接替产业应运而生,现代农业生机盎然……涟源多业竞秀,“吹尽狂沙始到金”。

  五年前,涟源尚存煤矿102家,而今只剩17家,年煤炭税费自3亿巅峰,断崖式坠至420万低谷,原煤采掘、煤机制造风光不再。引领涉煤企业二次创业,涟源支持远扬煤机转型,主攻垃圾焚烧设备;帮助三一中源新材料,在“三一发源地”研制出高强板材、耐磨板材、路面机械整机。号准产业“痛点”与“兴奋点”,涟源不懈建链、补链、强链,应急产业、电循环产业等七链齐建,促产业链由低端而高走。去年,涟源规模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跨越300亿大关,将“煤帽子”扔进涟水,创新转型个性日益鲜明。

  涟水、湄水共同滋润,造化赐给涟源以桥头河肥沃宝地。“桥头河萝卜不放油,筷子挟起两头流。”桥头河土壤中富含硒元素,独具蔬菜种植禀赋,一年上万吨无公害蔬菜,直销香港。桥头河现代农业产业园,凭3.5万亩超级容量、40多个亿年总产值,跻身“湖南现代农业十大产业集聚区”之一。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桥头河彩绘“理想农业”绚丽图景。

  涟源臭皮柑,由“丑小鸭变白天鹅”,渐渐“吃香”起来。康麓生物董事长肖业成,潜心研究了200多种植物,最终“业成”,在柑橘家族遴选出“玳玳酸橙”(俗称臭皮柑)。臭皮柑的提取物可做精油、生物添加剂,籽壳、橘核可做降血糖药材,既是药用植物,又是香料植物,一次种植长久受益。康麓生物“公司+基地+农户”,兴建柑橘高值化生态项目,亩均年纯收7000元左右,一座座穷山荒山变“金山银山”。

  2017年9月,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到涟源调研时强调,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创新促转型,以开放谋发展,扑下身子抓产业,拓宽视野引项目,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多点支撑、多业竞秀产业格局,涟源初具雏形。“我们必须以破釜沉舟、只争朝夕的勇气,推动产业全面转型,努力保持发展加速度。”涟源市委书记、“女汉子”谢学龙语气十分坚定:“加速产业转型,必须成涟源共识、涟源主基调。”

  湄江国家地质公园,风景独好醉翻天地。

  山水突围,“倾城容貌”走出深闺

  涟源山水得天独厚,美妙风景结伴派对——怀抱两座古镇:蓝田、杨市;坐拥两座“国家公园”: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排布出“一心两翼”方阵,涟源把全域旅游,奉作产业转型第一需求,力推“倾城容貌”走出深闺,崛起新引爆点、新支撑点。“一心”即蓝田古镇核心,“两翼”指南翼龙山、北翼湄江。

  蓝田古镇,《围城》播洒一笔巨大文化资产。三闾大学一些人物、景物描写,可在蓝田找到原型;除了酝酿《围城》,钱锺书名著《谈艺录》前半部,起草于蓝田,草稿纸取蓝田镇直行本毛边纸;钱锺书旧体诗集《槐聚诗存》,在蓝田镇印刷了200册。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原址,如今涟源一中内,仍存三闾钟楼、国师遗址群、钱锺书宿舍。追寻钱锺书足迹,弯曲、幽静蓝田古街,挥不走缕缕文化情思。

  杨市镇杨家滩,“真古董”湘军名将故居群阅尽沧桑。“湘军之母”罗泽南,教书杨家滩一带,鼓动杨家滩子弟参加团练。钱锺书父亲钱基博,也在蓝田国师任过教,撰有《近百年湖南学风》一书,称“无泽南,无湘军”。惨烈战争中,杨家滩子弟脱颖而出,三品以上文武大员,如刘岳昭、李续宾、李续宜,有60多位,六品以上达千名。千将云集,杨家滩“湘军名将故里”实至名归。衣锦还乡以后,湘军将领们兴土木建家园,800多处湘军历史建筑迄今风雨不倒。“四时花草皆诗料,写上云笺字亦香。”雕梁画栋镂刻古风遗韵,杨市镇内涵丰富、典雅精致。

  举旗《围城》文化、湘军历史文化,蓝田、杨市两座文化重镇,推开闺阁深锁重门,充溢湖湘灵性与淳朴,张扬湘中雄壮和神韵,创文化旅游品牌,开始显山露水地叫响旅游、文化界。

  养生龙山、诗画湄江,宛若涟源全域美丽大花园。龙山号称“天下药山”,一山蕴藏中草药5000多种。传说“药王”孙思邈,来此采药、悬壶、隐居。龙山峰顶建有药王殿,殿藏孙思邈《千金方》。药王殿古香古色,自唐以来即是江南药王文化“朝圣地”,千年香火不熄。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满园绝色关不住,“观之如画、品之如诗”,堪称全国山水诗画美学最佳代表地。这里还呈现典型晚期岩溶地貌,上千处地质遗迹聚集,其中100多处列入《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名录》。国土资源部专家评价道,湄江岩溶地质遗迹规模、种类,“均具世界性意义”。

  神秘围城、神奇龙山、神秀湄江……涟源容貌“倾城倾国”、风华无双。一幅全域旅游画卷,山水摄人心魂,风景这边独好!

  静卧涟水上源,涟源拂响琴弦、激流勇进,县域经济模式“从地下到地上、从黑色到绿色、从枯竭到朝阳”,一路换档超车。融合儒家文化理性、梅山文化血性,冲出“围城”,始名“蓝田县”的涟源市,蓝田种玉天宽地阔。

  文/陈乘

来源:红网娄底站

作者:陈乘

编辑:谭卫丰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rednet.cn/content/315/2018/0201/13256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万宝新区
  • 重要新闻
  • 平安娄底
  • 乐游娄底
  • 质量娄底
  • 治超
  • 公示公告
  • 时评
  • 专题
  • 国内
  • 区县(市)
  • 部门
  • 经济
  • 民生
  • 活动
  • 商圈
  • 红视听
  • 汽车
  • 房产
  • 企业
  • 健康
  • 教育
  • 发现娄底
  • 文化
  • 时政
  • 融媒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娄底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