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流文化的讴歌——歌曲《清清涟水河》简评

  河流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源和对象,积极地启示、影响和塑造人类精神生活、文化历史和文明类型。由谭周易作词、谭真作曲的歌曲《清清涟水河》挖掘的便是湘中土地上涟水河所蕴含的精神文化。近代以来,这条河流演绎了一曲曲壮丽的历史乐章,推动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听罢全曲,我认为这首作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加以圈点。

  《清清涟水河》凝练而由生动的语汇展示出涟水河的历史人文精神。在首句中,作者将涟水河以中华民族母亲河长江与黄河作比,意味着涟水河所彰显的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开篇将涟水河提升到一个高度:“长江的品格”、“黄河的气魄”,接着作者在两段主歌部分分别进一步讲述涟水河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体现的精神。第一段“一路坎坷,一路求索,只愿飘出一只自由的歌”主要描写的涟水河畔走出来的为争取民族独立的英雄人物;第二段“一路拼搏,一路开拓,梦想飘成一只幸福的歌”体现的是涟水河畔走出的那些逐梦的英才,那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人物;可见歌曲从开篇立意高远,用凝练的词汇讲述涟水精神。

  歌曲的副歌部分,歌词在几句衬句后延续了主歌部分的主题内容。涟水河畔人才辈出,人杰地灵,有湘军统帅曾国藩、力平新疆叛乱的“飞将军”刘锦棠,我军战将黄公略、陈赓、谭政、丁秋生,一代伟人毛泽东、新文化运动领导人蔡和森等曾在涟水河畔东山学校求学,新中国成立后又走出了贺国强、成思危、宋文汉、丁一平等一批新的领导人……如何用精炼的语汇来体现涟水河畔走出如此多英才少年?作者这里的歌词巧妙的将“英才少年”与“涟水河”融合在一起——“清清涟水河,你弯过九曲十八坡,迎来哪位少年,逐浪而歌(迎来多少少年,追梦而歌)?”这一句中“弯过九曲十八坡”既是对涟水河的描写,又是一种对风流人物为逐梦自强不息、矢志不渝的隐喻,第二人称的手法,将“涟水河”拟人化,十分亲切,该句后进而又精炼的辞藻讲出“匡时救民,斩浪劈波”、“中流击水,气吞山河”的峥嵘人物事迹。“大笔书写民族独立的巍峨(民族复兴的壮阔)”这一句写的十分豪迈,将波澜壮阔的历史、伟大复兴的征程用以“书写”十分有画面感。

  歌曲在音乐创作方面,十分的质朴明朗。如果试着用歌曲的节奏来朗读歌词会发现十分的顺口,歌曲节奏十分符合歌词语义的表达,其中“只愿飘出一只自由的歌”和“大笔书写民族独立的巍峨”的句前采用了前休止,符合此处稍微波动的情绪。“咿呀咿吱哟”是湖南民歌中常见的衬腔语汇,在这首作品中作者用到了副歌部分的首句,体现出地域特色。编曲方面整体风格清新秀丽,以婉约的筝在全曲起奏、间奏、尾奏,以弦乐与合唱造势,既有江南流水的清丽又有中流击水的激情。

  听罢全曲,我感受到《清清涟水河》这首歌曲既有民歌的风格,又有充实的内容,歌曲用凝练的语汇讲述涟水河所蕴含的历史人文精神,化繁为简。个人认为,如果在歌曲中如果再多些湘楚意象,歌曲画面可以更加丰富美丽,例如上游的水府庙水库、涟水河灌溉的良田沃土以及岸边的芙蓉湘莲,亦或是湘中朴实而彪悍的民风……总之,这是一首清新秀美、立意高远,又便于接受与传播的佳作。(编辑/李响炮)

来源:红网娄底站

作者:蒋河

编辑:谭卫丰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rednet.cn/content/328/2017/1213/13330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万宝新区
  • 重要新闻
  • 平安娄底
  • 乐游娄底
  • 质量娄底
  • 治超
  • 公示公告
  • 时评
  • 专题
  • 国内
  • 区县(市)
  • 部门
  • 经济
  • 民生
  • 活动
  • 商圈
  • 红视听
  • 汽车
  • 房产
  • 企业
  • 健康
  • 教育
  • 发现娄底
  • 文化
  • 时政
  • 融媒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娄底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