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娄底12月5日讯(通讯员 梁浴涛 肖敏)12月4日,笔者在娄星区杉山镇镇南村看到,该村一片50多亩耕地上长满了嫩绿的油菜,微风吹过,绿波荡漾。11月份以来,娄星区自然资源局抢抓雨后的有利时机,在杉山、石井、水洞底等乡镇,组织村民在恢复耕地地块种上了油菜。曾经“沉睡”的土地,如今满绿复活,生机勃发。
2022年以来,娄底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建立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体系;严格落实耕地占补要求,实现耕地占补动态平衡;全面落实耕地恢复任务,做到耕地“进出平衡”。多措并举、多轮驱动,耕地保护呈现新景象。“2022年全市流出耕地860.35亩,流入耕地2538.05亩,不仅守住了省政府确定的娄底市251.82万亩耕地保护底线,还首次实现正增长。这是历史性突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说。
6月18日,《娄底市耕地保护田长制工作方案》出台,5个县市区和娄底经开区于6月30日前相继出台了田长制实施方案。全市设立市、县、乡、村四级田长4447名,划定耕地保护网格、确定网格田长7916个,让每一块耕地都有守护人。依托卫星监测、铁塔视频等高科技手段加强监管,构建起“制度+技术+监督”的耕地保护链。
娄底坚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以落实土地管理“一法一条例一办法”为抓手,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实施恢复耕地专项行动,全年恢复耕地2.78万亩,让“良田”回归“粮田”。涟源市龙塘镇珠梅田凼,有高标准农田2300余亩。前几年,为推进集约化经营,部分水田通过流转,由当地的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承包经营。一些经营主体在水田里种植草莓、葡萄,或搞起了水产养殖,部分“粮田”变成了“园地”。2022年,涟源市自然资源局把珠梅田凼作为耕地“退园还田”“退塘还田”治理重点,对田凼内200余亩葡萄园、100余亩螃蟹养殖池等进行整改,恢复成水田,种上优质水稻,让珠梅田凼重现“湘中第一绿色平川”的盛景。
在切实保障建设项目合理用地需求的同时,全市按照“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要求,建立补充耕地全程监管机制,全力推进补充耕地项目整改攻坚行动。截至11月底,市本级呈报建设项目25宗,占用耕地面积53.43公顷,全部实现占补平衡。各县市区认真落实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方案,首次实现年度耕地“进大于出”。全市上下以“长牙齿”硬措施保护耕地,切实做到现有耕地一亩不少、新增耕地一亩不假、违法占用耕地一亩不让。
来源: 红网
作者:梁浴涛 肖敏
编辑:罗子依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