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水利局召开《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研讨会。
红网时刻娄底5月29日讯(记者 李响炮 通讯员 陈雯)5月29日,娄底市水利局召开研讨会,深度聚焦《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提出要牢牢把握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建设重大机遇,立足娄底实际,全面推进衡邵娄干旱走廊北部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和梅山灌区工程建设,凝心聚力做好娄底“水文章”。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25年、2035年分阶段实现的发展目标,并从国家水网总体布局、完善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体系、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完善河湖生态系统保护治理体系和推动国家水网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部署。
娄底市地处湖南几何中心,全域位于衡邵娄干旱走廊,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518立方米,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2/3,涟水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1/2,总体表现为“降雨西多东少,来水在资江,产水在丘陵,用水在城镇和平川”。其中,资江作为流经娄底的大江大河,75%以上的径流量集中在汛期,过百亿方水资源流经娄底泄向下游。人口和经济集中的涟水流域,以20%的水资源量供养了全市54%的人口,支撑起全市68%的经济总量。
水资源相对匮乏,娄底该如何因地施策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会上,市水利局全体班子成员、调研员、科室及二级单位负责同志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深度研讨,在热烈的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就推动娄底水网建设达成高度一致。娄底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松涛强调,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水网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更是娄底推动衡邵娄干旱走廊北部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和梅山灌区工程两个重大项目的纲领性文件,全市水利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凝聚思想共识,把握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进两个重大水利项目落地见效,推动形成“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畅通、调控有序”的水资源配置新格局。要创新形式,强化宣传。各部门要精心组织学习研讨,充分利用媒体平台开展政策解读和宣传,做实“学习领会、思考升华、行动落实”三个环节,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联系实际,抓好工作谋划。紧盯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流域防洪减灾、河湖生态系统保护治理三大体系建设,锚定目标、找准问题、同向发力。
据了解,娄底先人一步,超前推进重大水网工程谋划布局,衡邵娄干旱走廊北部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和梅山灌区工程纳入了湖南“四纵三横、一圈两带”现代水网建设规划。水利部、长江委、省水利厅高度关注,市委市政府积极谋划、推进落实。目前,娄底推动衡邵娄干旱走廊北部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已完成总体方案编制,可研及各项专题编制已全面铺开,完成了天子山水库和温塘水库正常蓄水位、回水位、调度运行方式等专题报告编制,完成了生活、工业、农业灌溉需水预测,对比选线路方案进行线路布置、水力学计算、建筑物选型,提出工程量,开展比选工作。梅山灌区工程已完成可研报告及其审批前置专题报告编制,省政府发布了禁建通告,取得了土坪水库正常蓄水位与回水专题、移民细则批复,完成通航论证专题审查,完成了移民安置大纲、移民安置规划、可研报告编制,可研审批的前置专题报告基本完成。
娄底水网建设,将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对于破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来源:红网
作者:李响炮 陈雯
编辑:刘丹艳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