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溪河两岸山水分外怡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秋平 通讯员 潘琼辉 娄底报道
绵绵球溪河,河水因地而歌,有如松涛,有如竖琴,铮铮涂徐之音,响彻山林之间。春和景明时节,青山映水,水染成缎,村庄、田野点缀其间,道路婉转勾连,一幅山水秀美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球溪河为资江一级支流,位于冷水江市南部地带,发源于新邵县田心乡,流经冷水江市三尖镇、禾青镇,在球溪口汇入资江,冷水江市境内流域面积58.6平方公里,市境内干流长16.2公里,涵盖三尖镇、禾青镇共12个村居,是一条集灌溉、生活等用水于一体的主要河道。
三级河长合力整治“牛奶河”
可是这样一条充满诗意与年代感的河流,以前却被当地居民称为“牛奶河”。俗话说“牛奶贵如金”,而“牛奶河”却令居民频频皱眉,因为那时的球溪河污染十分严重。
由于上游大理石加工企业工业废水的排入,曾经的球溪河泛着灰白色,远远望去,就像流动的“牛奶河”。加上采石场废渣无序堆放,造成植被破坏较为严重,水土流失较大,沿岸村居的生活垃圾随意倾倒,造成河道局部淤塞严重,最严重的为已关闭的煤矿涌水污染问题,更是令球溪河的情况每况愈下,变成了污染严重、洪水频发的灾难之河。
河病人病,河康人康。冷水江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以“污染消除、生态修复、群众满意”为总体目标,紧扣“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聚焦“让水留下来、活起来、净起来、美起来”,扎实推进球溪河的综合治理。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球溪河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冷水江市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以河长挂帅,部门联动,纵深推进“河长制”,加强市、乡、村河长管理体系和管、治、保“三位一体”责任体系,开展“河长在行动”“球溪河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重点对区域内河流、河道周边开展集中巡查,针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细化整改措施,逐项跟进解决。
整治之后的球溪河河道面貌焕然一新。
重拳攻坚 美丽河流入画来
提到冷水江,多数人都会想到“世界锑都”“江南煤海”。冷水江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工业城市,曾几何时,经济发展居全省前列,但过度开发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深入推进工业企业水污染防治。客观分析球溪河流域水环境治理面临的形势,冷水江把治水关口前移到源头和岸上,坚持源头治理,将河道沿线及周边区域高污染、高耗水的产业进行搬迁,处理好河流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解决了河流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
坚持系统治理。统筹抓好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的各项工作,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实行一河一策,耗资7189.39万元对球溪河道开展系统治理,进行清淤疏浚、生态护岸,新修堤岸8.6公里,改造河坝6处,修复河道3.2公里。
全面推进生活污水治理。把生活污水纳入截污管道净化处理,新建两座污水处理站,禾青镇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水量2500吨,三尖镇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水量1800吨。
补齐防洪薄弱短板。在进一步提升河道水质的同时,为增强应对突发灾害性天气情况下区域防洪排水能力,改善区域内水环境,投入约300万元,新建1座排涝站、3座防洪闸,保障汛期防汛安全。
一项项数据照见球溪河嬗变的足音。整治之后的球溪河河道面貌焕然一新,护坡得到修复,沿岸居民用上了放心水、安全水。
善治水者,均盈而补亏,可以利天下。冷水江市委、市政府以紧扣河长制为核心的水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和责任体系,以水为核心整合山水、文化、旅游等资源,以水为细带重构产业、交通、城乡、镇村布局,以水为平台推动产业转型、生态升级,从过去的粗放式利用到生态型治理,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美丽河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百姓所盼望的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蓝图已经蜕变成实景。冷水江以“绿”为笔,擘画出一幅生态文明新图景。
来源:红网
作者:刘秋平 潘琼辉
编辑:罗子依
本文为娄底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